当膝关节疼痛时,我们会担心,是不是半月板伤到了?髌软骨磨损?还是韧带损伤?
但很多时候,医院检查,并未发现存在以上的结构损伤。这时就很纠结,膝关节既然没有损伤,为什么会疼呢?其实,一部分关节疼痛,都是来自于运动模式异常或关节稳定性差,所引起的相关肌肉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疼痛。
这里说的肌肉损伤,并不是真的肌肉撕裂、挫伤,而是长时间代偿或张力异常,引起的局部代谢异常,激痛点等问题。
李海峰丨作者*图源网络
膝关节生理运动
因为膝关节在人体当中的位置,其更多的受到髋关节、足踝的影响,所以很容易在关节失稳的状态下,出现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异常变化。而这些肌肉产生激痛点后,便会出现膝关节周围痛,可能会与其他损伤混淆。
*图源网络
正常的膝关节在日常运动时,主要完成屈伸运动,例如走路、跑步、上下楼梯,屈伸幅度为屈曲~度,过伸5~10度。在这个活动角度下,髌骨、股骨、胫骨相互之间需要产生正常的滚动、滑动、旋转动作。而当任何一个方向上的运动过度或受限时,膝关节正常的运动模式便会被破坏。从而引发相关肌肉、骨骼疼痛问题。
其中有一个肌群,负责屈伸膝时,拮抗股四头肌稳定膝关节;同时还要维持正常的膝关节旋转方向。它就是腘绳肌。
腘绳肌功能:
*图源网络
腘绳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尤其是在闭链伸膝时,腘绳肌会拮抗股四头肌的收缩,辅助前交叉韧带,限制胫骨过度向前滑动。同时,内侧的半腱肌、半膜肌(内旋胫骨)与外侧的股二头肌长、短头(外旋胫骨),相互之间也会拮抗稳定胫骨旋转。
所以,当股四头肌过度发达,或胫骨异常旋转时,都会造成腘绳肌产生相对应的代偿,若腘绳肌此时由于柔韧性或力量不足,无法完成良好的代偿,腘绳肌自身以及膝关节,很有可能会出现相关症状。
异常姿势:
*图源网络
常见破坏腘绳肌稳定的姿势:膝关节超伸、胫骨外旋。
在这个姿势下,髋关节与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都会产生张力改变,来维持现在的重心稳定。但长时间的异常姿势维持,肌肉张力的改变,会造成腘绳肌产生激痛点。可能会在膝关节没有任何损伤的状态下,诱发膝关节周围疼痛。
所以,在对这类膝关节疼痛的会员进行体态评估时,发现有这样的情况,可以先从调整姿势,改善腘绳肌的状态来缓解膝关节疼痛。
腘绳肌拉伤:
当腘绳肌有微小的拉伤时,例如在一次高强度的奔跑或跳跃中,大重量硬拉时,都有可能使腘绳肌出现微小的拉伤,这个损伤可能并不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但如果恢复不充分,或持续维持这样的训练,会让损伤慢慢叠加,也会引起激痛点及膝关节疼痛。
腘绳肌激痛点:
*图源网络
腘绳肌激痛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半腱肌、半膜肌,这两块肌肉的激痛点主要表现在臀部附近,尤其是靠近坐骨结节处;而股二头肌激痛点,与膝关节后侧疼痛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改善方法:
如何改善,由腘绳肌,尤其是股二头肌激痛点引起的膝关节后侧疼痛呢。
1、股二头肌胶球自我放松
准备姿势:
坐姿,将单粒胶球放置在膝关节后方,偏外侧。
动作细节:
将重心移动至需要放松侧,压紧胶球,先进行小幅度左右滚动,可上下调整胶球位置,找到明显痛点,保持压力,完成膝关节屈伸动作
维持2~3分钟,每天在不同时段共完成3组。
2、墙上倒蹬
准备姿势:
仰卧位,患侧屈膝屈髋,脚后跟放于墙面。
动作细节:
自然放松,吐气时脚沿着墙面,向上滑动,在不触及疼痛的状态下,尽可能延长下肢,吸气放松,吐气进一步伸展下肢,缓慢完成。
完成5~10次呼吸,完成3组。
3、俯卧屈膝
准备姿势:
俯卧位,弹力带系于患侧足踝,并微屈膝双脚交叉,健侧置于下方。
动作细节:
吸气双下肢同时发力,将膝关节屈曲至90度,随后健侧脚下放至中立位,吐气患侧单侧膝关节缓慢伸展,腘绳肌完成离心收缩。回到起始位后,重复此动作。动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出现骨盆翻转。
完成12~15次,完成3组。
4、远距臀桥
准备姿势:
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双脚远离臀部方向。
动作细节:
完成标准臀桥动作,肩、髋、膝3点一线,保持脊柱中立位,同时用脚跟向下挤压床面,并找到向臀部下方拉动足跟的感受,腘绳肌静力收缩,不要产生动作。
保持30~60s,完成3组。
总结:
腘绳肌是一块非常有力的肌肉,但也经常因为自身柔韧性以及离心收缩能力不足产生损伤,所以在日常训练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