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
四
节
气
之
梅雨季不知不觉江南地区又入梅了,在这个黏答答湿乎乎的天气里,我们更应该 利水祛湿类食物:黄豆、绿豆、金针菜、冬瓜等;
清热祛暑类食物:西瓜、荷叶、丝瓜、黄瓜、芹菜、苋菜、甘蔗等;
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茼蒿、茭白、竹笋、菜瓜、荸荠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有: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健脾祛湿食疗,砂仁苡米淮山粥、薏米莲子百合粥、生姜益气粥、白鲫鱼煲汤等。
梅
雨
季
节
皮肤病乘虚而入潮湿闷热的天气不利于皮肤水分蒸发,因此皮肤也相对潮湿,由闷热潮湿引发的皮肤病也就容易乘虚而入。因此梅雨天气一定要注意防范霉菌性皮肤病。
预防皮肤疾病,保证皮肤干燥非常重要,尽量穿纯棉、吸汗、透气的衣服。身体有出汗或淋雨之后,最好及时冲凉,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已经穿过的衣物也应该及时清洗,不要堆放一起,以免捂出很多细菌来。
另外,最近降水偏多,日照偏少,给凉席等许多夏季用品的晾晒造成了许多不便。许多人为贪图凉快,等不及放晴后再对凉席进行清洁杀菌,迫不及待地为自己的床换上凉席,从而受到凉席上螨虫叮咬而引发皮肤炎症。如果发现席子发霉或有虫子,未经暴晒的情况下不建议使用。
潮湿天气蚊虫也会多起来,不管是在家还是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蚊工作,避免蚊虫叮咬。
食物霉变小心腹泻阴雨天,食品很容易发霉变质,如不慎食用了变质发霉的食品,极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发各种胃肠道疾病。近来天气湿度非常大,为细菌、病毒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滋生环境,很多食物都容易发霉变质,所以这段时间,要特别小心感染性腹泻。如果进食了霉变变质食物,病人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肚子饱胀、腹痛、排水样便等症状。此时,医院就医,腹泻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补液治疗。医生会对病情做出判断,如果细菌引起的腹泻,那么就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是病毒引起的腹泻,则无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很多病人发觉自己腹泻,就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止泻,其实,止泻的目的在于减少腹泻的频率,降低腹泻物的排量,缓解腹泻相关症状以及减少腹泻迁延时间。现阶段医生有很多办法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如补液,通过保护和营养肠黏膜、抑制肠上皮细胞分泌同样可以止泻,而滥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虽然可能短暂减轻症状,但最终但不能减轻腹泻,还可能延长腹泻的时间,导致不良后果。
应做到不喝生水,喝开水;不吃不洁食品,食用烧熟煮透食品;外出旅游时都应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防止发生感染性腹泻。若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
衣物难干小心妇科病每年的潮湿雨天,各大妇科门诊求医的患者都会增加。这是因为湿度增加,春季衣物难以干透,霉菌、滴虫、淋球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原体,稍不注意就很容易侵袭女性,引发各种妇科炎症。
阴道炎是已婚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引起阴道炎的病因不同,大概可以分为细菌性、滴虫性、假丝酵母菌(念珠菌)性和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内有正常菌群,可抑制其他致病菌生长,具有防御感染的能力,当阴道内的平衡被破坏时,炎症随着发生。阴道炎多有阴道烧灼感和瘙痒,细菌性阴道炎常表现为白带增多、灰白色、有鱼腥臭味;滴虫性阴道炎多发于月经前后,白带多为脓性、黄绿色、泡沫状,伴有臭味;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外阴瘙痒多较剧烈,白带为白色、豆腐渣样,这是春季最常见的一种阴道炎,因为念珠菌在春季繁殖最快。
有白带增多或出现不适的朋友,医院就诊。阴道炎并不可怕,一般用药后2-3天症状可缓解。
不要穿着过紧的三角裤,因为这样不利于阴部湿气蒸发,增加感染的机会。而且内裤要单独清洗,不要和袜子、外衣混在一起。如果有妇科炎症,换洗的内裤最好用开水烫洗10分钟。在阴雨潮湿天气,可利用干衣机、抽湿机、电熨斗等家用电器,尽可能保证内衣的干爽。
湿邪加重风湿病医院就诊的风湿病人就会明显增多,其中最常见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痛风等以关节病症为主的风湿病患者。也有—部分狼疮性肾炎、皮肌炎、风湿性多肌痛等患者。风湿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患风湿病的几率相对较高。
为什么梅雨季时风湿病会加重或是反复呢?梅雨季是江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时节,此时气温较高,降水频繁、降水量较大,因此自然界中的湿度也比较大。从中医角度来说,“湿”为“阴邪”,湿邪侵入人体后会损伤阳气,阻塞经络,加重病情。而且,湿性“重浊”,体内湿气重,水湿邪气聚集在四肢关节肌肉时会感到沉重、疼痛。再者,湿邪具有“黏滞”的特性,使湿邪滞留在体内,从而导致风湿病疾病缠绵、难以治愈。
此外,湿邪还会对胃肠、肾脏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水液,水湿邪气侵犯胃肠道,可以出现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腹痛、腹泻的情况,严重的时候,水湿邪气可以下流于肾脏,导致肾脏的损害。临床上可以诱发狼疮性肾炎、炎性肠病关节炎等疾病。可从外部防护和内部。风湿病患者要想健康、安然地度过梅雨季节,需要从外部防护和内部调节两方面入手调理。外部防护主要是根据梅雨季节的高温、高湿的节气特点,做好一系列的降温防潮措施。首先,出门时应随身携带雨具,避免淋雨。其次,居住的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最好住在3楼以上、朝南光照充足的房间中。尽量避免住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再次,使用空调时最好选用抽湿功能,并且要避免长时间吹空调,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内部调节风湿病患者可以选择食疗的方式来调理自身的状态。建议适当多吃些米仁、扁豆、冬瓜、丝瓜、绿豆等健脾祛湿的食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肥甘厚味类的食物,少饮酒。再者,风湿病患者也可以根据体质服用一些祛湿、化湿的中药来调理身体,以达到保健预防的作用。
除饮食和中药调理外,风湿病患者还要注意管控自己的情绪。中医认为“肝郁气滞”,肝五行属木,脾五行属土,木郁乘土。不良的情绪会导致肝脏功能的异常,进而影响气血通畅,降低脾胃的功能。因而,应当保持心情舒畅。
风湿病患者还要注意适当运动。建议选择不下雨,天气较晴朗的时间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运动时要注意适度,一般以轻微出汗为宜。
(本文系医+E作者原创,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右上方,分享我们的文章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