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以颈、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伴有发热、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等全身反应的一种综合征,尽管遗传和环境因素与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相关,但风湿性多肌痛的病因仍不明。一般为良性过程,有家族聚集发病趋势。常需长期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
01
流行病学研究
PMR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50岁以下发病少见,随年龄的增长发病渐增多,女性较男性多2~2.5倍。国外报道PMR发病率为(20.4~53.7)/10万。7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2/10万,我国虽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临床并不少见。
02
症状与体征
PMR主要症状为四肢及躯干肌肉疼痛和僵硬,尤以肩胛带肌和骨盆带及颈肌疼痛和僵硬较重,可伴有全身反应如发热、贫血、ESR明显增快等。
03
治疗方案及原则
一般治疗
消除患者的顾虑至关重要,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防止病情复发;进行适当的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药物治疗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为首选用药,对使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证,或效果不佳、或减量困难、或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对初发或较轻病例可试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部分患者症状。
糖皮质激素治疗
一般泼尼松10~15mg/d(甲泼尼龙8~12mg/d)口服。1周内症状迅速改善,c反应蛋白(CRP)可短期恢复正常,ESR逐渐下降,2~4周后泼尼松缓慢减量。每2~3周减2.5mg,维持量5~10mg/d,随着病情稳定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的维持量可减为3~5mg/d。对病情较重,发热、肌痛、活动明显受限者,可以泼尼松15~30mg/d(甲泼尼龙12~24mg/d),随着症状好转,ESR接近正常,然后逐渐减量维持,维持用药一般1~2年。减量过早、过快或停药过早,是导致病情复发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在2年内可停用糖皮质激素,但国外报道PMR维持治疗的平均时间约为3年,少数患者需小量维持多年。但停药后仍需随访观察,一般5年不发可认为病情完全缓解。
应该强调,对老年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特别注意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须对这些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如在激素治疗的初期就应加用钙剂和维生素D。
PMR经合理治疗,病情可迅速缓解或痊愈;也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PMR病程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风湿性多肌痛和巨细胞动脉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5(5):-.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