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对降胆固醇药即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发出警告,但近日又有报道称,伦敦帝国学院学者西菲教授认为他汀类药物所产生肌肉痛等副作用只是一种“反安慰剂作用”的心理学现象。到底,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有没有副作用呢?

他汀类药物三大副作用

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姚菁介绍,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药物的统称。近年来,媒体对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报道屡见不鲜,再加上部分病人对药物说明书中副作用介绍过度紧张,这种情况下,势必造成很多人对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产生疑惑。其实,目前市面上各类降脂药的安全性都是得到有关部门的有效验证后才投放使用的。尤其是他汀类药物,经过多年的国内外大型临床医学的研究、比较,以及大规模临床应用后的大量研究数据证实,它还是非常安全的。

那么,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真的就没有副作用吗?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也还是有的。但姚医生表示,在她多年临床工作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的副作用主要还是与病人的基础病情有关,特别是对于有基础肝病肝硬化患者,或本身服药种类比较多的肝肾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还是应该密切随访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的副作用。目前从临床上来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出现的副作用大致有这三类:

1.肝损伤。很多病人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很可能会认为是自己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导致肝脏细胞损伤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病人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转氨酶升高可能是由于病人本身伴有一些基础肝病,如:肝炎、肝硬化等,或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良,如:饮酒、吸烟、熬夜等各种情况合并所致。一般情况下转氨酶升高小于3倍正常值上限者,是不影响治疗的,通过减量或换药后,转氨酶会逐步恢复正常。若转氨酶升高大于3倍正常值以上,则需要停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适当加一些保肝药,肝功能也可以逐步恢复正常,所以发展至严重肝损伤或肝衰竭者是极为罕见的。

2.肌肉疼痛。说到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那就不得不提年轰动一时的“拜斯亭事件”了,当时有31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拜斯亭的病人先后死于严重的肌病(横纹肌肉溶解),姚医生表示,实际上,临床上发生横纹肌溶解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即使发生了轻微的肌肉酸痛,也不一定就是并发了肌病,医院就诊,查肌酸激酶,若正常或轻度升高,把他汀类药物减量或换用其他品种,大多数患者症状是可以缓解的。就算真的发生肌病,只要尽早发现,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也并不会致命,真正威胁到病人生命的是继发于横纹肌溶解症的高钾血症、肾衰竭等。

3.其他。服用他汀类药物还可能会使部分病人出现恶心,腹胀,腹泻和严重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但临床上这种情况也不常见。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全球用量最大的一类降脂药,它的“益”还是大于“弊”的,尤其对胆固醇增高的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都是关键药物。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被用于肺部疾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中。

用药提醒

1.初次服用他汀类药物6周后一定要就医随访,检查肝功能、肾功能、磷酸肌酸激酶等各项指标,并由医生判断评估药物的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制定之后的治疗方案。病情稳定的病人可3~6个月或一年随访一次,对病情稳定的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建议半年必须就医随访。

2.服药期间,病人不可擅自轻易的提高或减少他汀类药物的剂量,服药过程中若出现肌肉酸痛,恶心,便秘等不适症状时,可先观察一段时间,如发现症状没有缓解或有加重的迹象时,那么就应立刻就医检查。

3.原则上他汀类药物使用时间没有特别规定,其实白天也是可以服用的,但由于人体胆固醇合成的高峰期是在夜间,因此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建议病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为临睡前。

4.不止他汀类药物,目前还有很多药物服用后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所以,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在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药物,以免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后对肝脏损害增加。

5.服药期间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饮食要清淡、低盐低脂,少吃油腻食物,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正确的药物使用,这才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关键。

专家简介

姚菁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老年患者冠心病、心衰的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治疗的较好办法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