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罐、按、刮、火

提到这五个字

不知道您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是排山倒海的武林场景吗?

这五个字其实代表的是五大类十余项中医护理适宜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您都可以体验到

中医特色护理门诊

由多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

为患者提供中医护理传统疗法

专科疾病康复指导

开展的中医特色项目有

↓↓↓

虎符铜砭刮痧

虎符铜砭刮痧又称李氏砭法,是著名中医大师李道政创立的一套铜砭刮痧方法,是指用虎符铜砭对经络、穴位刮痧刺激达到整体康复的目的。

适应症:痛证、心脑病证、肺系病证、妇科病证。

督脉灸

“督脉灸”又称“督脉铺灸”,以姜铺底、上盖艾绒,点燃艾绒,取穴为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利用艾绒的温和火力和生姜辛温之性而深透经络,温煦脏腑,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适应症:慢性、虚寒性疾病和脊柱相关疾病,以及怕冷、宫寒、产后恶寒等亚健康人群,阳虚、痰湿等体质者。

火龙罐

火龙罐是刘伟承在综合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特殊罐,由玄石加紫砂混合,烧制而成的罐体,罐口是花瓣型结构。操作时,涂上蕲艾精油、海南黄花梨精油或中药膏剂,导入皮下进入体循环,是一种综合治疗手段并获取了国家专利。

该疗法完全避免了刮痧及负压走罐的疼痛感,摒除了传统火罐造成瘀青罐印的影响,是一种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的中医特色新疗法。适应症:脊柱软伤类病症、腰背部肌肉损伤、胃肠类疾病、妇科疾病、中医的风、寒、湿所致的痹症、外伤骨折后的水肿、中风后遗症、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所致的酸、麻、胀、痛等。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法是将王不留行籽贴压及刺激耳朵上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适应症:失眠、疼痛、眩晕、便秘、颈椎病、腰腿痛、面肌痉挛、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

平衡火罐

平衡火罐共有五种拔罐手法,分别是: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通过不同的火罐手法而进行的自然疗法,对于人体无伤害、纯绿色。将火罐的负压作用、温热作用、调节作用相结合,在机体起到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适应症:慢性疲劳综合征、感冒患者、颈部腰背部不适的患者、失眠患者、湿热体质的健康人群。

艾箱灸

艾箱灸是温灸器灸的一种,是将艾绒做成艾条,放于灸箱中,放置于穴位上或患处表面(疼痛部位上)进行温灸的一种灸法。适应症: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寒湿所致的疼痛;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等骨关节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热奄包

中药热奄包是将中药吴茱萸、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和粗盐加热后置于身体某一特定位置或穴位上,通过热奄包的热力使药物快速渗到皮肤肌里的一种外治方法,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的目的。

适应症:各种慢性、虚寒性疾病,各类骨性关节炎、扭挫伤、颈腰椎疾病及各种痛症。

火龙灸

火龙灸,因其操作起来形似火龙,热力持续深广而得名。治疗范围推广至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或腹部任脉走行处,通过循经点燃艾绒,配合药酒,使药力能深入渗透到相应经穴,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调和阴阳的作用。适应症:治疗阳气不足的虚寒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背部肌筋膜炎、产后四肢关节痛等。

中药塌渍

中药溻渍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是将配置好的中药放入药包后煎熟后,通过介质(凡士林)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热疗,由此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的一种外治方法。适应症:急慢性皮肤炎症及风湿性、骨伤性疾病,多种疼痛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病变、肌肉劳损、各种跌打损伤等。

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开展多项中医外治法,一直以辨证施护为核心,坐诊中医护理专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根据不同的症状、确定证型,选择相应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通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进行多维度综合治疗,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效果。

就诊提前预约,助力“医”路畅通

门诊大厅挂号:中医特色护理门诊

手机预约挂号: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