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通则百病无,经络不通则百病生,所以如何正确了解经络走行和作用就是关键。接下来给予满满干货篇送给你们,养生走起!

  1.容易感冒拍肺经

  经络循行:手太阴肺经

  主线:起于中焦(胃的地方),下有络脉分布到大肠,转上过胃口,上膈,通入肺,再从腋下出来,沿着大臂内上,直下肘中,沿着臂小臂内上,入手腕寸口部,进入鱼际,出大指之端。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两胸外上痛、打呼甚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肩前痛,手臂内上肌肉痛、腕部太渊痛(一般抱孩子的很多)、鱼际痛、大指痛或者麻。

  2.头面疾患找大肠 

  经络循行:手阳明大肠经

  主线:起于食指外端,直上过合谷,沿着手臂外上,过肘外侧,沿着大臂外上过肩,直达肩峰,经过肩部后侧,平肩向内交于大椎,再向前下入缺盆,分布络到肺,下膈,连接大肠;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食指痛或麻、合谷穴痛、腕部外上痛、手臂外上肌肉痛、肩峰痛、颈侧痛,上牙痛、口周长痘。

  3.消化不良拍胃经

  经络循行:足阳明胃经

  主线:起于鼻中,旁边是膀胱经,下出鼻外,进入上牙槽中,再从口出来,环绕唇,下交承浆,再向外沿着下颌,一直到颊车,再上到耳前,循发际,至额发际角。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发际痛、前额痛、耳前痛、面部长痘,下牙痛、下巴痛、锁骨痛、胸闷、乳腺疾病(乳房正上下部位发作)、胃痛、腹部疼痛、大腿膝盖小腿外侧痛或麻、脚面痛,脚二指痛。

  4.疲劳透支健脾经

  经络循行:足太阴脾经

  主线: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到内踝前侧,沿着胫骨后侧,于地机前与肝经相交,行走在膝盖和大腿内上,入腹,进入脾分络到胃,上膈,经过咽,分布到舌头下面。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大脚趾痛或麻或者肿大或者增生或者痛风、脚内侧痛或麻、内踝痛、三阴交痛、小腿中线痛、膝盖大腿内上痛、腹部外侧痛、乳房或者胸腹外侧痛、咽喉痛等。

  5.心烦心痛打心经   

  经络循行:手少阴心经

  主线:起于心中,下膈肌,分络到小肠;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胸闷、心前痛、腋窝痛、手臂内下痛,肘尖痛、小臂内侧痛、小指痛或麻等。

  6.吸收不良问小肠

  经络循行:手太阳小肠经

  主线:起于小指外端沿着手外侧上腕,直上沿着小臂外下侧,过肘上大臂外后侧,经过肩后角,绕肩胛外侧,过肩上,入缺盆,分络到心,再由咽部下膈肌,抵达胃部,再进入小肠。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小指痛或麻、掌缘痛、手臂外下肌肉痛、后肩痛、肩胛痛、耳下痛、脸颊长痘、耳前痛等。

  7.颈肩腰背靠膀胱 

  经络循行: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前额痛、头顶两侧痛、脑后痛、劲后痛、后背痛、骶部痛、大腿后面痛、脚掌外侧痛、小脚趾痛或麻等。

  8.精力不足养肾经

  经络循行:足少阴肾经

  主线:起于小趾下面,由足心斜行向内,出于然谷沿着内踝之后,在足跟前环绕后,向上沿着小腿后侧,到大腿股内后,经过脊柱,进入肾分络到膀胱;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脚底痛、脚内侧痛、脚内踝痛、腿内后侧痛等。

  9.失眠多梦调心包 

  经络循行:手厥阴心包经

  主线:起于胸中,属与心包络,下膈肌,分络到三焦;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胸前痛、乳腺外上痛、大臂中线痛、肘窝痛、小臂中线痛、手腕痛、手心痛、中指痛等。

  10.奇难杂症理三焦

  经络循行:手少阳三焦经

  主线:起于无名指之外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大臂外上肩,而交出胆经之后。入缺盆,分布膻中,散络到心包,下隔肌,进入三焦;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无名指痛、手臂外中线痛、锁骨痛、耳后痛等。

  11.结节肿瘤通胆经

  经络循行:足少阳胆经

  主线: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部,至肩上,再交出三焦经之后,入缺盆。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偏头痛、耳后痛、肩井痛或木、肩前痛、两胁部痛、胯部痛、大腿外侧痛、小腿外侧痛、外踝痛、脚面痛、第四脚趾痛或麻等。

  12.情志忧郁疏肝经

  经络循行:足厥阴肝经

  主线: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见面内上,到内踝再向上,在内踝八寸上,交脾经后,在膝盖大腿内中走行,沿着腹股沟,入阴毛中,过生殖器,抵达小腹,连接胃,进入肝分络到胆,再上经过膈肌,布于肋部,再沿着喉咙上行,入口唇周,贯穿眼睛,上到前额,与督脉会于头顶;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大脚趾痛、内踝前痛、小腿内前痛、膝盖内侧痛、大腿内侧中线痛、阴部痛、小腹痛、肝区痛等。

  13.体弱多汗灸任脉 

 经络循行: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与督、冲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任脉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会阴痛、阴部痛、小腹痛、肚脐痛、中腹痛,胸前痛、咽炎、喉咙痛下颏痛。

  14.虚寒怕冷拍督脉 

  经络循行: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脊柱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头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

  循行部位易患问题:会阴痛、痔疮、尾骨痛、腰骶痛、腰疼、后背疼、脖子痛、头后痛、头顶痛、前额痛等

 小编提示:各经走行部位的痛症,还有易患疾患的角度去了解了应该拍打的经络,可以预防和主管的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