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
争做服务全面依法治区的排头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曾欣
《法治日报》刊发截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为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自治区党委主动对标对表,组织成立自治区党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下设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委员会办公室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的部署要求,坚定扛起统筹、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职责任务,着力在履行“谋”的职能、发挥“联”的作用、凸显“督”的效力、提高“建”的水平上下功夫、谋创新、求实效,努力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中想在前、走在前、干在前。
一、强化政治意识,履行“谋”的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要求办公室履行好决策的参谋、智囊作用,发挥好“耳目鼻舌”的功能。委员会办公室旗帜鲜明讲政治,“身在兵位、胸为帅谋”,聚焦主责主业、当好参谋助手,力争“参之有道、谋之有方”。
?(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谋划依法治区工作。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最关键的就是把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全面领导之下,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委员会办公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个坚持”引领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自觉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首要任务贯穿到谋划委员会工作、起草法治建设规划文件、协调推动依法治区工作等一系列具体实践中,全面抓好委员会、委员会协调小组、委员会办公室等工作规则落实,始终确保党的领导这面“旗”不变、政治引领这个“魂”不变,确保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推进依法治区工作。服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做好全面依法治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委员会办公室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把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与落实好“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紧密衔接,与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五个扎实”新要求精准对接,聚焦“六稳”“六保”任务,着力在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扎实做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等自治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找准依法治区工作的切入点,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加快研究制定《法治广西建设规划》《广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广西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加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协调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努力让法治成为广西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三)坚持在守正创新上深化依法治区工作。推进全面依法治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既守方向、守立场、守底线,把好传统、好做法坚持和发扬下去;又主动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展现新作为,不断开辟工作新局面。委员会办公室立足广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区情,统筹考虑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法治建设总体进程、人民群众需求变化等综合因素,全力抓好委员会决策情况的跟踪问效,并结合实际对法治建设规划及时作出优化调整,研究提出改进委员会工作、深化工作落实的意见建议,积极打造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建设、广西“法治三月三”等特色法治文化品牌,推动形成良法善治的壮乡法治新境界。
二、强化系统意识,发挥“联”的作用
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政治性、专业性、社会性、群众性强,需要统筹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上下穿针引线、内外沟通协作,推动形成党委统筹揽总、系统垂直推进、部门各司其职的依法治区工作新格局。
?(一)注重纵向联通,发挥好“润滑剂”作用。准确把握上承中央依法治国办和自治区党委依法治区委员会,下接各设区市依法治市委员会的职能定位,既严格执行上令下行制度,统筹抓好《法治工作重要决定和方案备案工作制度》《法治建设联络员工作办法》《重大法治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工作制度落实,明确各项工作运行的起始节点、职责分解、纵向次序、横向关联、完成标准、时限要求等,确保委员会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得到全面落实;又畅通下情上达渠道,实行重大问题预先协调制度,定期向委员会报告各地法治工作重要情况、法治调研和督察情况、重要法治信息等,切实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二)注重横向联动,发挥好“催化剂”作用。主动对接四个协调小组及相关成员单位,推动完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联络员工作联系、协调小组日常工作联系、多方联系协商等机制,建立各协调小组月报、季报、半年报、年度报等工作报告制度,统筹协调指导、精准传递信息,明确责任清单、及时跟踪督办,既当好设计师和施工队长,又当好联络员,确保各协调小组及相关单位步调一致、协同高效,形成推进全面依法治区的整体合力。
?(三)注重内聚外合,发挥好“黏合剂”作用。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引导各方力量同频共振、同向聚合。“对内”着力汇集众智,打通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环节,建立工作协同、联合调研、交流互动等工作机制,在资政建言、风险评估、督导检查、宣传教育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对外”善于借船出海,从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人民团体中选聘专家学者,建立专家决策咨询团队,为全面依法治区有关重大决策部署建言献策;持续深化“我为广西法治建设献计策”征集评选活动,扎实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法学交流合作,在研究领域、交流形式、合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依法治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紧密相连。
三、强化责任意识,突显“督”的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责任成就事业、决定成败、推动效率。强调恪尽职守、认真负责既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办公室同志必备的基本素质。委员会办公室始终把督查问效作为重要职责,定期开展法治督察,及时发现并限期整改决策搁置、责任悬空、行动迟缓、力度减退等突出问题,真正让督查问效实起来、硬起来,以真督实改推动委员会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一)坚持问题导向,提升督察针对性。紧盯法治领域事关全局的大事、上级和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