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局灶综合征,涉及一块有时是几个肌肉的异常。颈甩鞭伤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尽管理论上讲它是急性而非慢性的,实际上常有更为复杂的表现,没有普遍认可的定义。它的疼痛涉及位于疼痛部位或远离疼痛部位的肌筋膜结构内扳机点。扳机点位于骨骼肌或其相关筋膜的紧张区域的局限性触痛区。这些点最常位于头、颈、肩部和下背部。对它的治疗必须明确激化病人疼痛的触发点,然后必须提出这些病人基本的或持续的情况。临床医师可进行特殊筋膜干预。操作方法包括通过喷射-伸牵反刺激松解触发点、筋肌膜按摩及触发点注射。触发点治疗完成后,应继之以伸展锻炼和再强化方案,以恢复受损肌肉最佳功能并尽量减少再损害。
纤维性肌痛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状态,影响全身疼痛敏感性和肌肉功能。世界卫生组织年将纤维性肌痛确定为职业性认可的综合征,定义为主要累及肌肉的疼痛而无关节异常。它是慢性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最常见原因。美国风湿学会90年代制定了纤维性肌痛的诊断标准:包括至少3个月的广泛性疼痛和至少18个特点触痛点上有11处检查时触痛。常见的被认为几乎是特征性的症状(因为发生于75%以上的病人),包括疲劳感、睡眠模式改变和晨僵。不太常见的附带表现(约见于25%的病例)包括肠道易激综合征、Raynaud现象、头痛、自觉肿胀、非皮肤性感觉异常、精神痛苦和显著功能性残疾。治疗措施很多,包括物理疗法、针刺疗法和经皮神经刺激。行为疗法包括生物反馈和心理治疗。药物疗法如三环类抗抑郁剂和NSAID已被广泛研究。尽管所有疗法可能产生一些初步改善,其长期效益对大多数病人而言令人失望。
徐永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