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降糖的“良方”,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获得很多益处。适合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稳定血糖,如果运动方法不正确,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那么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应该避免哪些误区呢?
糖尿病运动的误区误区一:吃药了就不必运动
认为既然已经服用降糖药了,就不必再运动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消耗热量,还能降低血糖、减轻体重。所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降糖疗法,尤其是餐后的运动更能有效降低血糖。运动还能协助降糖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误区二:带病坚持锻炼
身体感到不适时,应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否则会加重病情,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老年人,本身免疫力就差,身体处于异常状态时,一定要停止健身活动。误区三:空腹运动
很多糖尿病患者喜欢空腹锻炼,特别是早上,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运动中可能因为活动量的加大,药物的持续作用等原因,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所以应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误区四:运动中不口渴不喝水
糖尿病饮水应该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而是要不自觉的多饮水,特别是冬季天气干燥,更应该多补充水分。特别是老年糖尿病人,渴感中枢不敏感,可能明明身体很缺水了,但是却没有明显感觉,更应该主动多喝水。另外,在摄入蛋白食物较多,如锻炼强度大、出汗等情况下,都应适当多喝水。
误区五:剧烈运动后骤停
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状况差,血液回流阻力较大,外周的血液难以在短时间内回流入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而造成头晕,恶心等不适,因此在结束运动时,还应做一些缓冲的运动,如散步、四肢活动等,以促进血液的回流。(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院风湿内分泌科主治: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痛风、皮肌炎、硬皮病、成人Still病、风湿性多肌痛、风湿热、重叠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