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英文版/英文翻译道路车辆 网联车辆方法论 第2部分:设计导则

提供更多标准英文版。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网联车辆设计导则的规则与基本原则.本文件适用于M类,N类汽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作,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本原则basicprinciple

在设计网联车辆时所考虑的设计原则

3.2

生命周期lifecycle

车辆在其整个生命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包括设计.制造、客户使用,维护和回收等,

3.3

本地诊断协助者localdiagnosticfacilitator

与远程技术人员保持通信﹐能够按照远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回答远程技术人员的问题﹐从而帮助诊断的人员.

注。本地诊断协助者具备理解和描述车载仪器和信号装置显示内容的能力.

3.4

操作者operator

在车辆内操作﹑控制或服务网联车辆的人。示例:本地诊断协助者-

3.5

需求方requesier

向网联车辆制造厂提出新功能需求的企业或法人实体.

注1:在提交需求时,将作为售后服务提供商的车辆制造厂视为需求方

注2:若车辆制造厂与网联车辆制造厂相同时,可以使用其内部需求流程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5用于识别规则和基本原则以及规定其相关内容的样例

5.1在本文件中,将规则和基本原则用以下方式表示:××NUM:规则或基本原则的内容。

注:规则和基本原则后面可以跟着说明性正文。

6概述

6.1设计导则在网联车辆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本文件旨在通过规定通用的规则和基本原则体系,为网联车辆及其接口的设计(物理.文档,支持等)提供指南。网联车辆制造厂应根据规则和基本原则制定出相应的方法或流程,用于根据特定的用例或场景去设计网联车辆.

每个网联车辆制造厂通常都通过协作方法和流程来规范该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方式,如图1所示。

6.2网联车辆设计导则主要内容

网联车辆设计导则包含以下内容(见图2):

——在提出新需求功能时,用于完整描述最少信息的技术需求模板(见附录B和附录C);

——用于指导新的网联车辆功能设计的规则和基本原则的体系(见第﹖章和第8章);

——在响应新需求功能时,用于完整描述最少信息的技术响应模板(见附录B和附录D).

6.3考虑新的网联车辆功能

网联车辆制造厂通过实施本文件的规则和基本原则来应用网联车辆的设计导则,设计导则适用于网联车辆的设计或设计变更,包括车辆与第三方(例如,车辆操作者、车主,服务提供商或其他网联车辆相关方)之间的直接或间接通信.

网联车辆新的功能需求可能来自法规.标准和个体需求,对新的网联车辆功能的需求应由需求方通过技术需求模板对所有必需元素(例如,与性能相关的元素)进行精确描述。

设计导则也适用于设计来自法规要求的用于车辆进行远程通信的新接口。

本文件既适用于需求方对网联车辆新功能的任何需求,也适用于需要扩展或远程使用现有功能的情况。对于多阶段生产的车辆,本文件适用于所有相关制造厂。不考虑现有设计而仅添加新设备来启用新功能可能不会达到预期的结果,一方面,新功能可能会不可控地干扰初始或现有的功能﹔另一方面,车辆原系统通常不具备新功能所需的所有组件。设计导则的基本原则旨在强调对这些风险的处理。

本文件规定的这些规则与基本原则旨在以适当的方式处理由于新的网联车辆功能(无论这个功能是否已经存在)而导致的网联车辆的内部风险,可采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管理这些风险:

——修改现有网联车辆的电子系统(资源等)用于实现新功能﹔

——不配置新功能﹔

——配置新功能,但只限于特定条件下﹔——修改其他现有功能。

还可采用非技术性的措施(例如﹐合同措施)来管理风险﹐例如﹐与现有功能或服务的退化或破坏的相关风险。

7规则

7.1概述

网联车辆设计导则基于远程访问,应在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内保持车辆的基本安全性和防护性。因此,本文件包含两条规则(R和R),网联车辆制造厂应在其设计方法和流程中采用这两条规则,7.2安全性相关规则

R,在设计网联车辆的新功能时,网联车辆制造厂兹考虑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风险。对于影响安金性的功能,应根据最佳安全性实践进行处理。

网联车辆制造厂在设计网联车辆时,应在全生的网期内考虑车辆,驾乘人员,操作者和其他用户的安金。

在设计网联车辆新的功能时,网联车辆制造厂应在其设计方法和流程中应用规则R.

这种分类由网联车辆功能的内在风险﹑特定情况下的风险或特定功能操作的风险(相同的动作可能导致不同的风险)来确定。

运行中的车辆安全风险示例;示例1:车辆制动能力受影响.

示例2:不适当的功能﹐例如,在道路上行驶时将车辆突然静止

示例3:超出设定参数的不适当功能。

静止车辆安全风险示例:

示例4:在前排座椅有人时,安全气囊误触发.示例5:在高压电池断开时,高压部件误启动.示例6:在维修作业期间,部件误启动-

7.3防护性相关规则

R,在设计网联车辆的新功能时,网联车辆制造厂应考虑可能存在的防护性风险。对于影响防护性的功能,应根据最佳防护性实践进行处理.

网联车辆制造厂负责确保车辆在全生命周期内的防护性,

8基本原则

8.1概述

网联车辆制造厂在自己的设计方法和流程中采用基本原则时,应始终满足本文件规定的规则。8.2一般基本原则

BP:网联车辆制造厂负责网联车辆的设计

BP:网联车辆制造厂负责网联车辆的所有接口的设计,以便实现与网联车辆的通信,BP:网联车辆制造厂负责网联车新必能的实现.

网联车辆制造厂负责网联车辆及式功能的设计,因此﹐网联车辆制造厂既要负责网联车辆每个功能的实现,又要负责整个功能集的一致性.

在根据本文件规定的方法实现网联车辆新功能时,可能会存在以下客观限制:

——功能可用性的客观限制;

——功能性能的客观限制;

——由于车辆,型号等差异造成的客观限制;

——特殊市场条件导致的客观限制。

8.3生命周期相关的基本原则

BP;网联车辆制造厂负责评估新的网联车辆功能在全生命周期内对车辆的影响,

需求方在访问数据时对所需求网联车辆功能的可用性和预期性能在全生命周期内不应受限制。网联车辆制造厂应分析集成此功能在车辆的全生命周期(见图3中的影响,从而确定在需求方未提及的情况下(例如,在制造,维护或回收阶段)可能产生的不相容性,该分析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所需求的新功能性能和可用性地降低.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2:的结构编号对照情况

附录B(资料性)网联车辆设计导则技术模板

附录C(资料性)技术需求模板

附录D(资料性)技术响应模板

参考文献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