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240412/a1oelip.html

GB/T-英文版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本文件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提出并归口。

引言0.1本文件按照GB/T-给出的方法,对在用电梯设备本体和建筑相关的项目开展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用电梯安全评估方法和程序。0.2对在用电梯设备本体和建筑相关的项目进行风险等级评定时,评价内容与要求依据现行最新的技术标准以及工程经验,以期在用电梯在满足基本安全要求的基础上,通过逐步的更新、改造、修理后,尽可能达到最新安全技术水平。0.3用户可以基于安全评估的结论,结合自身经济状况,参考GB/T将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消除和降低风险的项目进行优先等级排序,并按优先等级次序逐步消除或降低相关风险。0.4为了使不同的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对特定的风险情节进行风险评价的结果能够尽量保持一致,附录A和附录B分别给出了设备本体和建筑相关评价项目的风险评定参考值。安全评估人员在现场确定具体评价项目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时,还可参考GB/T-中.5给出的方法,并综合考虑设备在制造和安装时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实际安全状况、使用环境等要素。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用电梯的安全评估机构要求、安全评估程序(含前期准备、风险评价、综合安全状况等级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评估报告基本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6.0m/s的电引驱动电梯,以及额定速度不大于1.0m/s的液压驱动电梯。对于额定速度大于6.0m/s的曳引驱动电梯可参照本文件执行。注:在特殊情况下(如;残障人员使用电梯、火灾情况、潜在的爆炸环境、极端的气候条件、地震情况或危险物品的运输等),除本文件的要求外,可能需要考虑相关的附加要求。本文件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和家用电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GB/T.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GB/T.2-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GB/T-电梯技术条件GB/T-电梯试验方法GB/T.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GB/T.5-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GB/T-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GB/T.1-基础机电继电器第1部分:总则与安全要求GB/T-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T.1-乘运质量测量第1部分:电梯3术语和定义GB/T,GB/T.1-,GB/T-和GB/T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评估机构要求4.1基本要求评估机构应具有与在用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仪器设备、质量保证体系。4.2人员4.2.1安全评估人员应具有电梯检验检测、设计、制造、安装、修理(至少1项)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并有与所评估的电梯相适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4.2.2评估机构应组成安全评估小组,安全评估小组应至少由2名符合4.2.1所述条件的人员组成4.2.3评估小组组长应有丰富的电梯专业技术经验,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准出版熟悉电梯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al6)了解电梯安全评估的流程和方法:C)不受任何偏见影响;d具有保障安全评估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当安全评估不能达成一致时具有仰戏能力。e)4.3仪器设备评估机构应配备能够满足安全评估需要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的测量范围和精度应满足评估的要求。4.4质量保证体系4.4.1评估机构应制定安全评估作业指导文件。4.4.2评估机构应建立制度对电梯安全评估质量实施控制,并对安全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5安全评估程序6前期准备确定安全评估范围6.1评估机构应与委托方协商确定安全评估的目的和范围,并书面确认。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范围可以包含以下的一个或多个:a)设备本体;6建筑相关;使用管理;C)d日常维护保养。成立评估小组6.2评估机构在遵循利益关联回避原则的基础上,选派安全评估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并指定评估小组组长。安全评估小组成员和组长应符合4.2的要求。6.3技术准备6.3.1委托方应准备相关安全技术档案,并做好安全评估的其他配合工作。6.3.2安全评估小组应听取委托方对电梯使用情况的介绍,查阅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根据安全评估范围选择相关的评价项目,准备评估记录表、仪器设备等。7风险评价7.1风险分析7.1.1情节识别应根据6.1确定的安全评估范围,逐项对以下风险评价项目进行情节识别,必要时,可增加其他项目。a)设备本体的风险评价项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b)建筑相关的风险评价项目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c使用管理的风险评价项目见附录C。d)日常维护保养的风险评价项目见附录D.7.1.2风险评估7.1.2.1通则针对设备本体、建筑相关的每个评价项目,评估人员应根据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等级对识别出的情节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7.1.2.2伤害的严重程度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的伤害.严重程度应被评估为下列之一:a)1-高一死亡、系统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损害;b)2-中一-严重损伤、严重职业病、王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c)3-低一一较小损伤、较轻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d)4-可忽略一-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及系统或环境的损害8综合安全状况等级确定8.1综合评分在确定设备本体、建筑相关的每个评价项目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后,按如下方法确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将三种风险类别分别按照表3所示规则赋值,假设;(i=1,2,··,n)为对应于第i个风险情节a的风险类别取值,其中n为进行评价的风险情节的总数。9降低风险的措施单项措施9.1根据设备本体、建筑相关的每个评价项目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评定结果,提出降低风险应采取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按照以下原则提出。对于被识别出存在风险的部件,应采取修理、调整等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如达到GB/T-a或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中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的.应采取更换相应电梯部件来消除风险。10安全评估报告基本要求10.1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目的和依据、评估范围、评估人员、电梯设备概况及主要仪器设备,设备本体和建筑相关的每个评价项目的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降低风险的措施,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的风险情节识别。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和降低风险的措施。安全评估报告可根据与委托方协商确定的评估范围及评价项目作相应调整。10.2安全评估报告应有安全评估、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字和安全评估机构印章。附录A(规范性)设备本体评价项目附录B(规范性)建筑相关评价项目附录C(资料性)使用管理评价项目日常维护保养评价项目附录D(资料性)参考文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