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数百元甚至上万元的医疗费,确实让人看不出公立有亏本的迹象
医疗服务费增高,或是人们感到看病贵的一个主因(东莞时报 记者 高志全 实习生 米炳一)
老问题
四个分院都设有特检科,每个科室购置一台彩超要180万元,“如果集中在一个一天可以照30个,分散后一天只能照10个” 另外,中每家分院均五脏俱全,医护人员数量庞大,病人有限,利润很小
每月第一周,花甲之年的冯守琴就到市区一家三甲,挂上预约号然后买份报纸,戴上老花镜,闲坐在门诊大厅里磨时间
负债累累的虎门中让银行望而却步,不敢贷款,担心坏账
全市41家公立欠下19亿元债务,但市民仍在喊“看病贵”,医患矛盾突出,医改前路多艰
一年前,她觉得浑身酸疼,两只手慢慢也只能僵硬地攥在一起,医风湿性多肌痛生告诉她患了“风湿性多肌痛”吃了医生开的药,她觉得效果不错,从此便每月定期看门诊,每一次都拎着600多元钱的药,每天仅吃药就花去20多元
公立何以亏本?巨大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绝对的垄断优势,既不愁病人,还享受政府补贴——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绝对是一个悖论
院口门楣处雕刻的“时间就是生命”六个大字依旧醒目,但红漆已然剥落门诊大厅尚不足一个标准篮球场大陈伟强指着一间仅有两张凳子的小屋告诉记者,这是输液室
医疗服务收费有望取代原有的药品加成,成为公立创收新的增长点岳经纶说,过去可以用药养医,但现在医药分家落实了或者医疗费价格受到控制,服务性收费就出现了相对明显的灵活空间
服务费+药品加成+政府补助,政府对投入相对不足纤维肌痛综合症症状,药品加成被卡死在15%的红线,公立只能在医疗服务费上“做文章”
市卫生局前不久公布的一组数据令外界哗然:去年,东莞41所公立有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收支持平,三分之一盈利市内最大的公立——市人民一年也仅盈利400多万元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岳经纶则认为,公立亏损是正常的
然而,市卫生局摸底结果证明公立确实是亏的,而且是巨亏,全市41家公立欠下了19亿元债务
这位分院门诊部主任带记者走到二楼过道时,尴尬一笑临着妇产科室的墙上已有道道裂痕,墙皮出现绿苔70年前,这里曾是一个海军宿舍院长莫润田自嘲道:全市最穷的公立非虎门中莫属两年前,莫润田走马上任前,已留下200多万的赤字,累计债务1800万元
亏在哪?
“药品加成15%的红线”则让中失去了最大的奶酪莫润纤维肌痛综合田说,一连三次大降药价,使公立赖以生存的“以药养医”成为过去式药品加成不能超过从药商手中购药价的15%“15%的空间,除去药库租金、人力成本、药物损耗,所剩无几”仅此一项,虎门中去年就失掉400多万元的利润
“刚上任时,账面上只有85万元流动资金” 莫润田当时傻了眼,要养活500多号人,谈何容易莫润田说,自打上任后,没拿过政府一分钱前不久,东莞搞“中医强市”时,他们才收到市里拨来的87万元
赚在哪?
前阵子,深圳一公立院长因私自提高药价被曝光,最后引咎辞职在药价上,公立难越“红线”半步
这也是东莞公立近年一窝蜂似的引进先进器材原因之一大型医疗器械检查精准,可信度高,成了众多患者可信赖的对象“绝大多数病人都能给带来利润”
莫润田坦言:眼慢性纤维肌痛综合征下的公立只能靠高科学、高技术赢利,比如引进一台医疗器材,治疗方面可以赚到30%,同时配套的必买药利润空间会更大一些这个观点在江东新处得到了证实:最赚钱的部分来自本身的医疗产品、医疗服务“医疗服务就主要是提供诊、疗服务,卖药带来的利润没多少”
如何让东莞更多的市民享受到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如何让公立体现公益性又能有效运转?这是目前东莞新医改的一个方向
一家欠债1800万元的典型样本
上个月,在南城鸿福路某单位上班的吴海燕不小心崴了脚,造成踝部骨折,在市内一家公立住了半个月“住院的费用是13600多元,主要是手术用的钢板和钉子比较贵,其次是药费”除去报销,自付部分近4000元吴海燕觉得“看病贵死了”
经营不善+体制僵硬+机构臃肿,很多公风湿性多肌痛饮食立都是“表面风光,内心空虚”,一家每年营业额动辄上亿,但利润率相当低
一份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在东莞看一次门诊平均要花77元,贵一点的则要在百元以上;每日住院费则要花上538.99元,高于全省521.39元的平均水平”
公立靠啥创收、盈利?一般有三条途径:政府补助、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加成
虎门中统计显示:去年营业额5700万元,门诊量50万人次,人均看病一次花费在百元上下莫润田说,除去医护人员2000万元薪水外,医药成本、购买维修器械、租金总计3000多万,最后还超支了100多万元超支的钱多是赊欠医药公司的虎门中累计亏本1800多万,其中拖欠6家医药公司1600万元
消息一经公布,引来网友不断“扔砖”,多数人认为“根本不可能”东莞众多医疗业内人士对于质疑声表示理解:“外行什么是风湿性多肌痛人都会这么看!”他们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与多数公立医护人员人均6万元年薪相比,虎门中医务人员年薪仅4万元上下
吕贵先统计了一下,每日药费是281.67元,检验费、检查费、材料费、护理费加在一起则花费1255元药费占住院总支出费用的比例尚不到两成
虎门中长年“四分五裂”总院下设四个门诊,多半是租地使用,一年租金就要420万元分散状态使得重复建设,虽然三个分院都有住院部,但半数床位闲置
但市卫生局前不久公布的一组数据令外界哗然:去年,东莞41所公立有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收支持平,三分之一盈利市内最大的公立——市人民一年也仅盈利400多万元
三条赚钱大道两条步入黄昏路
家住南城中信新天地的吕贵先,上月在市区住院十多日住院的日子里,他每慢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日都接到院方发来的一份“住院病人费用清单”
喊亏本的并不止莫润田一人虎门太平人平民副院长江东新说,每次与全市院长们碰头时,他们都会讨论的亏本问题很多公立都是“表面风光,内心空虚”,一家每年营业额动辄上亿,但利润率相当低
在全国一片声讨看病贵的声浪中,东莞十余家公立高呼亏本,令人错愕
怎么会亏?人们潜意识中,是一个只赚不亏的买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看病贵
公立往往历史比较久,管理机制比较老,退休人员人数庞大,福利待遇较高,成本控制也没有私立那么严
沙太路分院,隐匿在虎门最老的街道则徐路上这是30岁的虎门中旧部所在
质疑公立亏本
眼下,政府对投入相对不足,药品加成被卡死在15%的红线,公立只能在医疗服务费上“做文章”
白癜风带的中药验方白癜风治疗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