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天气忽冷忽热,一些老年人出现全身疼痛的症状,不能单纯认为是着凉引起的,也可能是这种疾病引起的—风湿性多肌痛。

何为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以颈、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疼痛、晨僵伴有发热、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等全身反应的一种综合征。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

临床表现

颈肌、肩肌及髋部肌肉僵痛;严重者不能起床,上肢抬举受限,下肢不能抬举,不能下蹲,上下楼梯困难;部分患者疼痛较剧以至不能翻身和深呼吸;肌痛多对称性分布,也可单侧或局限于某一肌群。

风湿性多肌痛的症状与多发性肌炎不同,活动困难并非真正肌肉无力,而是肌肉酸痛所致。如长期得不到确诊治疗者,关节肌肉活动障碍,晚期可发展为肌肉萎缩。

风湿性多肌痛如何诊断?

参考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关于风湿性多肌病的诊断标准

?发病年龄≥50岁;

?双侧肩关节疼痛;

?血沉和或C反应蛋白异常。

在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评分,如果只有临床表现而不包括超声检查结果时,评分系统4可诊断为PMR;如果同时有临床和超声检查结果,评分系统5分提示诊断为PMR,评分表具体见表1。

治疗方法有哪些?

PMR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病情并预防复发,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良好沟通,解除患者顾虑,遵循医嘱,合理用药,防止病情复发。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PMR的一线疗法,EULAR/ACR推荐剂量在12.5-25mg/d,4-8周内减量为10mg/d,随后4周减1mg,直至最小量维持治疗或停药。对于合并糖尿病或骨质疏松症患者,激素初始剂量较低,在12.5-15mg/d之间。

非甾体抗炎药:PMR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的疼痛,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不推荐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PMR。

免疫抑制剂:对于复发、激素不耐受或使用激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考虑使用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推荐剂量7.5-15mg/周。

生物制剂:在PMR患者中使用生物制剂的的经验有限,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风湿性多肌病管理流程图

参考文献

[1]GonzálezgayMA,PinaT,Prietope?aD,etal.Drugtherapiesforpolymyalgiarheumatica:apharmacotherapeuticupdate[J].ExpertOpiniononPharmacotherapy,:1-10.

[2]刘洪江,朱华群,贾园.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风湿性多肌痛管理建议[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11):-.

[3]耿研,张卓莉.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风湿性多肌痛管理推荐[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10(1):1-3.

[4]孙健,叶华.风湿性多肌痛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暂行分类标准[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6(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