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心力意第篇原创文章—
降低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基石。不仅贯穿在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和治疗的全过程,而且是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甚至是猝死的重要环节。
但是,有一部分人无法耐受他汀类药物。服用他汀后要不出现肝功能损害,要不出现肌肉疼痛。
我的一位同学就是如此,一粘他汀就有肌痛,只能“望汀兴叹”。
还有一些患者,高血脂非常顽固,他汀药物对他们没效。
这些病人该怎么办呢?
降脂治疗指南为我们推荐了三步走策略:
1.他汀治疗;
2.他汀药物不耐受或者不达标的患者联合使用依折麦布;
3.联合用药仍然不耐受或不达标者可以考虑单用或联合使用PCSK9抑制剂。
指南中提到的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是何方神圣?有哪些神奇功效呢?
今天我先给大家说说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的作用是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
人体小肠的平均长度是6米,大约是个人身高的3-4倍。小肠腔的直径约30mm。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突起,叫小肠绒毛。这些绒毛将小肠的吸收面积扩大了许多倍。如果把这些小突起全部展平,一个人的小肠吸收面积大约为m2,接近一个羽毛球场的大小。
在小肠的内表面镶嵌有负责将胆固醇转运入血的“搬运工”,叫甾醇载体(Niemann-PickCl-likeINPC1L1)。
依折麦布能捆住这些“搬运工”的手脚,使他们丧失工作能力。
这样一来,无论肠道内有多少胆固醇,也只能是穿肠而过,排出体外,不能进入血液。
有朋友问道,以前我在文章中说,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自身合成,从食物来源的只占极少一部分,不足以影响大局。因此《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已经不再强调要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
基于这个原理,服用依折麦布阻止小肠胆固醇吸收有多大意义呢?如果减少食物中高胆固醇的摄入是不是也能起到同样效果呢?
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需要讲清楚两个现象:胆固醇的肠肝循环和他汀治疗的胆固醇逃逸。
上图显示,人体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肝脏合成和小肠吸收。
小肠吸收的胆固醇又来自于两个部分,一个是食物中摄取的部分(-mg);另一个是由肝脏分泌出来,混在胆汁中,经过胆道,排入到小肠中的那部分(mg)。
这两种势力的组合不容小觑,能达到1-1mg。
正常情况下,聚集在小肠的胆固醇大约一半(mg)被吸收入血。
这部分从肝脏分泌入小肠,再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回到肝脏的胆固醇叫胆固醇的肠肝循环。
因此,即便您不吃一丁点胆固醇,每天也会有不少内源性胆固醇经过肠肝循环再次被吸收入体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依折麦布不仅是阻断了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吸收,也阻断了人体自身合成,进入肠肝循环的胆固醇吸收。
它的作用不是您少吃或不吃含胆固醇的食物能够替代的。
说完了胆固醇的肠肝循环,下面要说说他汀治疗的胆固醇逃逸现象
什么是他汀治疗的胆固醇逃逸呢?
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的患者,开始治疗时效果明显,随着时间推移,降低胆固醇的效果减弱,即便加大剂量也不能使疗效按比例提高。这就叫“他汀治疗的胆固醇逃逸现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请看一个试验结果。
分别用阿托伐他汀20mg/天和80mg/天治疗两组不同的患者。
用20mg剂量的患者,胆固醇合成下降了69%,胆固醇从小肠吸收却相应增加了48%;
用80mg剂量的患者,结果更为夸张,合成减少了76%,吸收增加了71%。这一进一出几乎达到了“收支平衡”。
人体胆固醇的合成和吸收会相互影响。当合成减少时,您体内的“物资管理部门”不理解这是您希望的效果。它们认为这属于“收入减少”。于是想方设法开源节流,增加从小肠中吸收胆固醇的量,减少胆固醇从肠道的排出。
此时加用依折麦布,阻断了他汀治疗时胆固醇逃逸的通道。既降低了胆固醇合成又阻断了胆固醇吸收。
反过来,如果单纯减少小肠胆固醇的吸收,人体也会增加自身胆固醇的合成。
所以我们在临床用药时观察到,依折麦布加用小剂量的他汀药物能达到1+1>>2的效果。
对于顽固性胆固醇升高,LDL-C升高的患者用上述联合方案几乎全部有效。
此外,因为减少了他汀类药物的用量,明显减少了肝功能异常和肌肉疼痛的发生率。这样的组合也能被大多数患者很好的耐受。
总结一下:人体肠道吸收的胆固醇除了来源于食物,还来自于胆固醇的肠肝循环。依折麦布抑制小肠胆固醇吸收,不仅阻止了食物中的胆固醇吸收,还阻止了肠肝循环的胆固醇吸收。这样的作用不是靠减少食物胆固醇摄取能替代的。人体胆固醇代谢受肝脏合成和肠道吸收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趋向于动态平衡。小剂量他汀加上依折麦布,既抑制胆固醇合成又阻止胆固醇吸收,起到1+1>>2的功效。
死磕自己,帮助大家!我是尹力,下期见!法律声明: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封面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文中视频均出自天津医院心内科,即作者所在科室,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编辑:木易丫丫技术:圣斗柿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