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是一位90后新手妈妈,自己带孩子做家务,淘气的宝宝有时需要抱着才肯入睡。小丽最近发现左肘关节一活动就疼痛难忍,休息后有所缓解,可劳作后疼痛越来越明显,握力开始下降,逐渐发展到晚上不动也痛,洗脸拧毛巾都无法完成。就医时医生诊断小丽得了“妈妈肘”。
宝妈如何预防“妈妈肘”呢?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避免空调风扇直吹肘部和肩膀。
3.急性期可以使用护具支撑。
4.每一个宝宝都是妈妈的掌上明珠,掌上明珠就应该放在掌心里,所以宝妈在抱孩子时掌心朝上才是正确的用力方式,避免掌心朝向宝妈腹部的用力方式。
正确的抱娃姿势
错误的抱娃姿势
宝妈的自我康复锻炼
(1)宝妈用健康手沿肌肉垂直方向轻轻推拿按压痛点,推拿按压的力度以感到轻微疼痛为宜,每天1到2次,每次3-5分钟。
(2)屈肘,半握拳,前臂旋前,快速打出去,可以放松和拉伸相关肌肉。
(3)在手背处施加负荷进行抗阻伸腕。
(4)手握拳头保持手臂伸直,将拳头向下,用健侧手施加作用力增强牵拉,可以改变拳头的方向,感受手臂的牵拉感,持续30秒。
宝妈遇到肘部疼痛要给予足够重视,并不是所有肘部疼痛都是“妈妈肘”,在自我预防和治疗效果不佳时就要及时就医,避免炎症进一步发展到需要手术治疗的程度。宝妈得了“妈妈肘”也不必过度担心,只要正确地进行治疗干预,大部分人都可以痊愈,幸福快乐地陪伴宝宝成长。
麻醉科镇痛门诊
麻醉科镇痛门诊对产后宝妈出现的各种疼痛诊断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姿势评估、原因诊断、手法治疗、微创针灸等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产后妈妈腹直肌分离、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半脱位、盆底肌松弛、妈妈臀、妈妈肘和假胯宽等产后问题,解除宝妈痛苦的同时协助宝妈管理好体型,努力让每一位宝妈健康快乐美美哒。
党史学习专栏
↑点击图片学习↑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供稿
麻醉科
图文编辑
韩佳欣
责任编辑
张立敏
(文中“妇幼宝宝”形象版权归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所有。)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主动联系后台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