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与年轻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在治疗上并无不同,但各有特点,如一般老年人多喜静不喜动,患病后更是如此;老年人的胃肠道功能较差,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较年轻人的发生率要高,且老年人常同时并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一种或几种疾病,在选择药物时,应慎重。多方面因素决定了老年类风湿关节炎与年轻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存在差异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典型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免疫系统发生改变,从而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其次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及临床表现也起重要作用。如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的下降和雄激素水平相对升高,使得女性在绝经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下降,而男性随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逐渐下降,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另外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等,这些疾病本身也可能会影响关节、肌腱、韧带及肌肉的功能。
临床表现有明显差异
老年人的类风湿关节炎通常分为两种临床类型:一种是老年发作的,即60~65岁以后才发作的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类型多见于女性。与年轻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相比,此型急性发病较多见,常同时伴有明显的体重下降。
另一种是65岁以前发病并一直持续至65岁以后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部分这种类型的患者都有数十年的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病史,从而导致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系统性表现如类风湿肺、血管炎、周围神经病变也较常见。
辅助检查有所区别
由于老年人群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因此类风湿因子阳性尤其是低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的临床诊断价值不如在年轻人中有意义。
另外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升高是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但对老年人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还应考虑感染、心力衰竭、高脂血症或肿瘤等因素。
放射学对新近发作的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有限。在疾病早期,软组织的肿胀和骨质疏松常见,后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边缘的侵蚀性改变和关节畸形。
诊断与鉴别诊断需注意
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需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一个关节、肌肉症状都是类风湿关节炎导致的,应认真加以鉴别。老年人常见的风湿性多肌痛、痛风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均可出现一些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的症状和体征。另外隐匿性肿瘤、甲状腺疾病等也可出现类似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
作者:gl来源:一分钟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