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疾病包括很多种,有风湿性的关节炎,髌髌骨软化症,膝关节骨质增生,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及膝关节疼痛等各种膝关节疾病,都可以通过艾灸患处得到很快的改善。
艾灸调理
艾灸在膝关节调理方面有其特有的疗效,无痛、不反复、见效快。
以内膝眼、外膝眼、百虫窝、鹤顶、为主穴,辅穴看疼痛顺着那条经络传导,就在那条经络施灸。这个就要因人而异,有的传导压迫胆经,就在阳陵泉和和悬钟处艾灸。有的传导压迫胃经就在足三里和解溪上艾灸。关元可以补充气血,肾俞主骨,骨性疾病可以艾灸肾俞。
1.內膝眼、外膝眼
本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膝盖下的凹陷处,形似膝盖的眼睛。
取穴:正坐位,屈膝,在膝关节下方,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外侧的为外膝眼,内侧的为内膝眼。
2.百虫窝、鹤顶
百虫窝和鹤顶均为奇穴,百虫窝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3寸,也就是血海穴的上1寸处。鹤顶在膝上部,屈膝,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3.阳陵泉,悬钟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1寸(大拇指横宽)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悬钟位于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或定于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之间凹陷处。
4.足三里,解溪
5.关元,肾俞
灸法具有祛寒湿,通经络的温热效应,其作用是其他疗法所不能替代的。化脓灸和温和灸都有疗效,但化脓灸也是治疗膝关节疼痛的首选。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艾灸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可以取穴內膝眼、外膝眼、委中穴、阳陵泉穴。温和灸,重点灸双膝眼,每日灸1次。久治效佳。
1.內膝眼、外膝眼
本穴为经外奇穴,位于膝盖下的凹陷处,形似膝盖的眼睛。
取穴:正坐位,屈膝,在膝关节下方,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外侧的为外膝眼,内侧的为内膝眼。
2.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3.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下方1寸(大拇指横宽)处的凹陷中,左右各有一穴。
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血压高、体形肥胖者。中医认为,此病是由外感风邪和肝肾亏虚所致,在相关穴位施灸可补益肝肾,驱除风邪,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艾灸取穴:梁丘、足三里、血海、阳陵泉、悬钟
1.梁丘
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2.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约4横指宽)、胫骨前肌上,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可将同侧手掌心正对膝盖骨中心,五指微张自然下扶,无名指指尖所触的凹陷处就是足三里穴。
3.血海穴
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4.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5.悬钟
小腿外侧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或定于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之间凹陷处。
以上穴位,建议1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时间充足又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多灸几个穴位。
膝盖疼痛
引起膝盖疼痛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是因为很多毛细血管被瘀血堵住造成,通过艾灸可以调节机体平衡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效果。
1.膝关节平时不痛,盘腿或抻拉就痛,有可能是韧带拉伤导致的疼痛。急性扭伤可马上艾灸“梁丘”穴(膝盖骨上方贴近股骨边缘敏感之处)
2.老年人膝盖疼痛;不能弯曲晚上睡觉有时都会疼醒,走路时很痛,应该是风湿性关节炎。疼痛是“风湿病的”主要症状,也是导致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关节痛、颈肩痛、腰背痛、足跟痛往往是风湿病的主要表现,有时还伴有关节的肿胀。
每天艾灸十个手指或脚趾关节可缓解“晨僵”的病症。多艾灸大腿胆经上的“膝阳关”穴(膝外侧,当股骨外侧上方的凹陷处)。另外,着重艾灸“手三里”穴(曲池穴下两寸处)
注意不要艾灸关节的痛点。
3.类风湿膝关节疼痛的患者犊鼻、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梁丘、丰隆、足三里等穴均可取之治疗,哪个敏感就取哪个。
4.膝盖出现充血肿胀或肿痛无力、酸涨、关节积液,活动下蹲困难,功能受限等现象,有可能是“滑膜炎”。“滑膜炎”属无菌性炎症,主要是微循环不通阻碍所致,所以治疗应以调理微循环系统为主。要想身体健康就必须要打通“犊鼻穴”,只要坚持下去,奇迹就会在您的身上产生。
艾艾贴使用方法
艾艾贴隔姜灸方法
欢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