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包括:HIV感染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自身免疫炎性风湿病(autoimmuneinflammatoryrheumaticdiseases,AIIRD)、桥本甲状腺炎等;肥胖、糖尿病、肾衰竭血液透析者;器官/骨髓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4.5.1HIV感染者
HIV以人体免疫系统CD4+T细胞为攻击目标,没有CD4+T细胞辅助的免疫系统将难以杀灭入侵的病原体及体内癌细胞,导致继发感染或恶性肿瘤。CD4+T细胞计数低于cells/mm3时,细胞免疫几乎完全失去功能。
18~25岁HIV感染女性接种双价HPV疫苗后免疫反应不受CD4+T细胞计数和HIV病毒载量的影响。13~45岁HIV感染女性接种四价HPV疫苗是安全的,且具有免疫原性,其中CD4+T细胞>cells/mm3者的抗体应答率为85%~%,CD4+T细胞≤cells/mm3者的抗体应答率为75%~93%。
四价HPV疫苗可有效减少HIV感染女性的HPV疫苗相关型别的持续性感染,接种组HIV感染女性HPV6/11/16/18持续性感染比率低于未接种组[2.3/(人?年)∶6.0/(人?年)]。
推荐意见:依据以上证据,优先推荐HIV感染的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
4.5.2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包括AIIRD、桥本甲状腺炎等。AIIRD指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风湿性关节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大细胞动脉炎、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白塞综合征、复发性多软骨炎、周期性发热综合征等。针对AIIRD患者的HPV疫苗接种证据主要源于SLE的研究。18~35岁SLE女性接种四价HPV疫苗后安全性良好,疫苗相关型别的抗体应答率可达76%~95%。
推荐意见:依据以上证据,推荐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
4.5.3糖尿病、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者等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因体重过重或缺乏运动,随病情进展胰岛素分泌逐渐不足。糖尿病患者免疫力随血糖升高而下降。
推荐意见:推荐患有1型和2型糖尿病的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
一项纳入57例9~21岁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患者的四价HPV疫苗研究显示,CKD组和透析组患者的4种抗体应答率均为%;肾移植组患者抗体应答率为50%~75%。另一项纳入60例Ⅳ期、Ⅴ期和ⅤD期CKD患者的四价HPV疫苗研究显示,接种后抗体应答率为98.2%~.0%。
推荐意见:依据以上证据,推荐肾功能衰竭接受血液透析的适龄女性在病情允许时接种HPV疫苗。对全身脏器功能差、预期寿命有限者不推荐接种。
4.5.4器官/骨髓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
器官/骨髓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在HPV疫苗领域的临床试验样本量小,与正常人群相比,此类人群接种HPV疫苗的抗体应答率低。肾移植者发生肛门生殖区癌前病变/癌的风险显著升高(HR:2.1~51.1)。18~35岁接受过器官(包括肾、肺、心、肝)移植的女性接种四价HPV疫苗安全性好,接种后疫苗相关型别抗体应答率为52%~68%;与移植1年后接种相比,移植1年内接种HPV疫苗呈低免疫反应(85.2%∶54.5%),因此,移植1年后接种HPV疫苗更为有利。
推荐意见:依据以上证据,建议临床医生与患者共同探讨,根据疾病轻重差别给予个体化建议。对于预期寿命长的适龄女性,推荐移植1年后接种HPV疫苗;对于预期寿命有限者,不推荐接种。
5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及其处理
疫苗不良反应(adversereaction,AR)指合格疫苗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疫苗接种有明确因果关系的有害反应,一般可预见,与剂量相关。疫苗所含外来抗原和佐剂均可引起AR。
疫苗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指疫苗接种过程中或之后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但该事件未必与疫苗接种有因果关系。
严重不良事件(seriousadverseevents,SAE)包括死亡、危及生命、残疾或丧失劳动力等。AR和AE均可发生在临床试验中和上市后两个阶段。
按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ouncilfor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ofMedicalSciences,CIOMS)的推荐描述AR和AE频率,分为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0%,含0.1%)、罕见(0.01%~0.10%,含0.01%)和十分罕见(<0.01%)。
5.1临床试验中的AR和AE
与其他疫苗一样,HPV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的AR包括接种部位AR和全身AR,接种部位AR更为常见。
十分常见的接种部位AR依次为局部疼痛、肿胀和红斑;常见的接种部位AR有瘙痒和硬结。
在四价HPV疫苗的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中,接种部位AR包括疼痛(84%)、肿胀(25%)和红斑(<25%);疫苗组疼痛较安慰剂组更常见:生理盐水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49%,铝佐剂对照组疼痛发生率为75%。
九价HPV疫苗组接种者局部AR发生率略高于四价HPV疫苗组;双价HPV疫苗组接种者局部AR发生率也高于四价HPV疫苗组。双价HPV疫苗组接种者局部疼痛、肿胀、红斑发生率分别为92.9%、36.5%和44.3%,四价HPV疫苗组分别为71.6%、21.8%和25.6%。约6%的接种者报告了严重疼痛。接种部位AR多发生于接种后15d内,多为轻、中度,大多可自然缓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全身AR有发热、头痛、眩晕、疲劳、肌肉痛、关节痛和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四价HPV疫苗临床试验中仅发热十分常见,为10.1%,对照组为8.4%,其他AR的发生率均<0.5%。九价和四价HPV疫苗组接种者全身AR发生率相近,分别为29.5%和27.3%;常见的全身AR为头痛,分别为14.6%和13.7%,发热分别为5.0%和4.3%。双价和四价HPV疫苗的全身AR发生率也相似,但双价HPV疫苗组接种者疲劳和肌肉痛较四价HPV疫苗组多见,分别为49.8%∶39.8%和27.6%∶19.6%。
眩晕或晕厥在青少年中更明显。这些全身AR常很轻微,有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中国双价HPV疫苗临床试验显示总体耐受性良好,尚无严重AR。一项随访长达90个月的中国Ⅲ期RCT显示:四价HPV疫苗在成年女性中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结果与全球临床试验和安全性监测研究所得结果一致。临床试验中四价和双价HPV疫苗未报告疫苗相关SAE,九价疫苗相关的SAE发生率<0.1%。死亡报告率极低,且未证实与HPV疫苗接种相关。
5.2上市后的AR与AE
全球已有超过2亿支HPV疫苗被使用,迄今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局部和全身AR与临床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随着大规模人群接种,也监测到一些罕见AE,如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静脉血栓栓塞、卵巢功能早衰、肌痛性脑脊髓炎、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各国报道发生率不同,但基本不超过3/万剂次。一项美国多中心研究显示,6—年9~26岁女性共接种四价HPV疫苗剂,接种后77d内53例确诊静脉血栓栓塞,其中30例接种前有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发生率为0.2/万。目前尚无证据证明接种HPV疫苗增加这些疾病或症状的风险,也尚无证据证明其影响女性生殖功能。由于现有HPV疫苗均由抗原蛋白与佐剂组成,因此不能完全排除部分AE可能与佐剂有关,需要加强监测予以排除。
6注意事项
6.1HPV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对疫苗的活性成分或任何辅料成分有超敏反应者禁止接种HPV疫苗,注射本品后有超敏反应症状者,不应再次接种本品。
对于以下人群,需慎用HPV疫苗:
①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可成为肌内注射禁忌证的凝血功能障碍者不宜接种;
②妊娠期女性或备孕女性推迟至妊娠期结束后再接种,哺乳期女性接种时应谨慎;
③急性疾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症状,建议在痊愈后接种;
④因部分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经期不适,建议非经期接种。
6.2接种HPV疫苗后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①HPV疫苗对未暴露于疫苗相关HPV型别的人群保护效力较好,但对于存在HPV感染或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如多性伴、既往感染过疫苗相关HPV型别、免疫缺陷等)的人群有效性降低;
②HPV疫苗是预防性疫苗,不能治疗已感染的HPV及相关疾病,不能预防所有HPV型别感染,也不能阻止HPV感染至疾病进展;
③少数子宫颈癌可能与HPV感染无关,特别是HPV阴性的特殊类型癌;
④自6年HPV疫苗上市以来,长期随访研究证实了HPV疫苗14年的保护效力,但目前尚无证据证实HPV疫苗有终身保护效力;
⑤HPV疫苗所含型别有限,即使接种了HPV疫苗,机体仍处于对非疫苗型别HPV的感染风险中,因此,接种HPV疫苗后仍需继续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HPV疫苗接种是预防HP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有效、安全方法。低龄人群接种效果优于高龄人群,性暴露前接种免疫效果最佳。
HPV疫苗不仅适用于一般普通人群,同样推荐用于高危、特殊人群(表2)。
对具有遗传易感、高危生活方式和HIV感染的适龄女性应优先推荐接种HPV疫苗。
不论是否有HPV感染、细胞学是否异常的适龄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
有HPV相关病变治疗史的适龄女性患者,接种HPV疫苗可能降低复发率。
近期有妊娠计划和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不宜接种HPV疫苗。
接种HPV疫苗后仍应进行子宫颈癌筛查。
共识专家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万小平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马丁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医院
王世宣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王医院
王临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王新宇浙江大学医院
尤志学南京医院/医院
尹如铁医院
孔医院
丛青复医院
医院
曲芃芃医院
乔友林中医院
向阳中国医医院
医院/医院
刘继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李双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李亚里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李克敏医院
李医院
李隆玉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杨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杨佳欣中国医医院
吴小华医院
吴令英中医院
沈医院
医院
医院/医院
张淑兰中国医院
郄明蓉医院
周琦医院/医院
赵霞医院
郝敏医院
哈春芳宁夏医科大学/医院
徐丛剑复医院
高医院
郭瑞霞医院
医院
康山医院
梁志清陆军医院
隋龙复医院
程文俊南京医院/医院
谢幸浙江大学医院
薛凤医院
魏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