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过肩膀颈您部僵硬疼痛无法转动,而试着按摩时却发现肌肉僵硬紧绷有如石头一般吗?如果是,那您可能有肩颈部的『肌筋膜疼痛症侯群』。所谓的肌筋膜疼痛症侯群,是指在骨骼肌内,由于神经根病变、过度使用、局部受伤或缺氧,产生的肌肉内的过度敏感的激发点(triggerpoint),在按压或牵拉局部肌肉所产生的疼痛。
它经常伴随有疲劳,睡眠变差,僵硬,无力,交感神经系统异常,以及局部可摸到的紧束带与硬结等等。有时在局部的压按下也会在受影响肌肉以外的地方产生各种程度的疼痛(称为转位痛),这些症状可因病人身体精神情绪状况而改变疼痛的程度。
容易罹患此症的族群,总共有『五族』:
搬提重物肩颈负重的劳力族
久坐办公桌肩膀不动的上班族
长时间使用计算机的网咖族
以及读书压力大的考生族
辛劳操持家务的主妇族。
一般常见的所谓紧张性头痛、肩颈痛、上背痛,都有可能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所引起。头颈部的肌肉包括了上、下斜方肌,头带状肌、前锯肌,上下肩胛肌等,由于过度负荷或过度使用等累积型的微小创伤,造成了局部肌肉张力增加,局部性缺氧,进而造成了更进一步的肌肉张力增加所致。其他疾患如颈部挥鞭症,颈椎退化症或椎间盘突出症,以及其他原因如感染或肿瘤等,也有容易产生此类症状。
而肌筋膜疼痛症侯群有别于其他疼痛症的一个特点是,当按压或针刺疼痛的紧束带时,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疼痛,例如后颈部会产生前胸部的转位痛,前颈部会产生中背部的转位痛等。因此也常常造成病患局部的疼痛,试过了许多方法都无法缓解,但却产生其他部位也来越痛的情形。在此症的诊断方面,有赖专科医师详细的身体理学检查,电学诊断,以及软组织超音波等。关于此症的处理,会建议正确的肩颈姿势:例如『眼观鼻,鼻观心』将颈部后收的姿势以让颈部稳定肌休息,另外配合肩颈部的牵拉运动与肌力强化训练方法,对于长期姿势不良的患者则会建议使用适当的颈圈及辅具,避免颈背部肌肉群过度使用。
经常使用的肌内效贴布,能将压力大的疼痛点转移,也有相当好的疗效。康复科的仪器处理当中,热敷,远红外线,低能量雷射,经皮电刺激,银锥电刺激,都有不错的效用。在药物方面,医师则常配合使用非类固醇类抗炎剂,肌肉舒缓剂、冷喷雾、激痛点注射及针刺等方式来处理不同部位的肌筋膜疼痛症侯群。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有肌筋膜疼痛症侯群的病患应该仔细的个别检查,贸然接受推拿整脊按摩等有时反而会加重疼痛。而且光处理疼痛点并不够,必须先找出正确的肌肉激痛点处理才有长久的效果,只处理转位痛通常没有效果,甚至容易造成气胸等并发症。另外任何接受肩颈部处理的患者也应该注意,颈部的处理本身即有可能触发交感神经反应而造成血压心跳变慢,甚至昏厥等现象。因此找到正确的处理才是面对肌筋膜疼痛症侯群的不二法门。
作者:Vincent整理,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