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外,小吕夫妇终于见到了分别了18天的宝宝。妈妈小吕紧紧搂住已经长得白白白胖胖的女儿,眼里沁出了喜悦的泪花,甚至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这个孩子,真的是18天前那个弱小、全身发紫、呼吸困难的宝宝吗?
△已经痊愈的小吕宝宝今天被家人接回家
新生儿科主任吴敏同样也百感交集,脑海中浮现了18天前的场景:
01事件回放2月22日,是传统元宵佳节,新生儿科监护室所有医护人员仍然条不紊地忙碌着。上午11点多钟,突然,一阵急促的门铃声扰乱了病房的安静。打开门,一位家长抱着一个全身发绀、呼吸困难的宝宝焦急的站在门外。护士连忙接过宝宝冲进病房,一边呼喊:“准备抢救病人”,一边将患儿放置辐射台上,输氧、上心电监护、采动脉血气、建立静脉通道一气呵成。
医生迅速到位,发现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显示为8%,立即改用复苏囊加压给氧,2分钟后,经皮血氧饱和度仍只有10%~20%。怎么办?血氧饱和度上不去,患儿生命危在旦夕。吴主任当机立断,立即予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予%氧浓度辅助通气,但此时,患儿血氧饱和度仍然在50%以下。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呼吸困难这么严重?为明确诊断,吴主任首先呼叫床旁胸片检查。提示肺部感染。但患儿呼吸困难程度与低氧血症不成正比,心脏听诊无明显杂音,是不是复杂性先天心脏病?持续肺动脉高压?眼看已经接近中午下班时间,吴主任又联系彩超室汪勇主任急诊行心脏彩超检查,终于找到了问题症结:持续肺动脉高压,动脉导管未闭,右向左分流,卵圆孔未闭右向左分流。
明确了诊断,顾不上吃饭,吴主任和主管医师段炳茜连忙将病情及其严重性告知患儿家属,征得同意后,马上将呼吸机常频模式调为高频模式,同时,应用扩血管药物,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各种治疗处置有序进行中,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宝宝的发绀渐渐缓解,血氧饱和度逐渐上升:50%、60%、70%、80%。到下午4点钟,血氧饱和度终于可以达到85%~90%。全体医护人员松了一口气,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一直到6点钟,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的医生们才匆匆扒了两口饭。
经过5天5夜的奋战,患儿发绀解除,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于2月27日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通气,3月1日成功撤离呼吸机。复查心脏彩超已无右向左分流情况,目前吸吮良好,反应灵敏。医生松了一口气,家长也松了一口气:孩子保住了。
出生仅20小时即与死神相遇、离开母亲怀抱18天、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对小吕宝宝而言,这些经历可谓她生命中的大不幸;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有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守护,有父母及亲人们的殷殷爱心和祈祷,有她与生俱来的那股顽强生命力!
感谢生命,感谢爱心,感谢一起陪伴宝宝走过艰难18天的守护天使们!让我们祝福小吕宝宝继续沐浴爱的阳光成长!
△应用高频呼吸机治疗的小吕宝宝
△成功撤离了呼吸机的小吕宝宝
2专家释疑1、小吕宝宝的肺动脉高压到底是怎么回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又叫持续胎儿循环,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从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病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其发病凶险,死亡率较高。
2、认识新生儿高频呼吸机新生儿高频呼吸机主要适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肺炎、局限性肺炎、肺出血、胎粪吸入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漏综合征、肺不张、肺动脉高压等病症。小吕宝宝是新生儿科引进高频振荡呼吸机后第一例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病例。小吕宝宝抢救的成功,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手段,填补了我院及我县新生儿高频呼吸机使用的空白,标志着我院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院引进的新生儿高频振荡呼吸机
文字:吴敏梁雨虹
微编:陕琴琴
审核:梁雨虹
↓长按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