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王大妈因患抑郁症5年,一直服用西酞普兰片进行治疗,情绪控制的很稳定。半年前,张大妈觉得自己病已经好了,无需再服用药物,便自行停止服药。停药后第3日,张大妈出现言语混乱、情绪激动、失眠、躁动、意识不清等症状。医院,经医生诊断,张大妈师患了抗抑郁药撤药综合征,立即予西酞普兰并加用奥氮平治疗,服药后5天,症状得到缓解。

抑郁症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来巩固治疗,但经常会因各种原因漏服药,有的患者甚至会自行减药或停药,期间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这时许多患者开始担心是不是服药成瘾了,其实,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不会形成药物依赖,而患者在减药,停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实际上是“撤药综合征”。

症状表现

撤药综合征可能表现出新发症状,也可能表现出原来疾病相似的症状。轻者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和胃肠道症状,躯体症状为全身不适、头晕、头痛、肌痛、无力;胃肠道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重者则伴有较为明显的运动障碍及精神障碍症状和特征。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如帕罗西汀或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双重摄取抑制剂(SNRIs)类抗抑郁药如文拉法辛撤药反应最常见的症状为流感样症状(如寒战、肌痛、多汗、恶心、失眠)、运动性头晕、失眠、多梦、易激惹,偶发症状为运动障碍、注意力和记忆力问题;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如阿米替林、丙咪嗪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偶见运动障碍、躁狂、心律失常等撤药反应;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则常见为烦躁、易激惹、运动障碍、失眠、嗜睡、认知障碍、言语迟缓等,偶见幻觉、偏执型妄想等。

发作时间

是否发生撤药反应与抗抑郁药的半衰期、活性代谢产物有相关性,不同的抗抑郁药、撤药反应程度也不一样,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在确诊是否为撤药综合征前,要先排除是不是抑郁复发,还是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又是否是其他躯体疾病或其他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撤药反应通常发生在停用抗抑郁药几天内,有时见于抗抑郁药减量时,发生于停药1周后者少见。一般来说,撤药反应会同时出现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单一出现者较少,病程较短,多在1天~3周内可缓解。

到底能不能停药?

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轻微、短暂,仅少数患者反应较重,出现了各种不适症状,这部分患者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产生了药物依赖。而继续服药后,这些症状便有所缓解,越发感觉“这药是不能停了”。

其实,不是不能停药,而是不应自行骤然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逐步减量法缓慢撤停,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在连续使用8周或更长时间后不应突然停药,应在4周左右逐渐减量。一旦出现撤药综合征:症状轻者可暂时不用药对抗,加强观察即可,一般2~7天症状可自行消失。症状呈中至重度时,可给予对症治疗,如失眠可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需改善运动及精神障碍症状和体征的,可选用口服阿托品或苯甲托品。症状严重时,可恢复原用抗抑郁药,也可使用或替换长半衰期的药物(如氟西汀),以降低撤药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最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