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人人知,身体健康最重要。”
自古以来便有“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那么怎样才能美味与健康兼得呢,今天就让我们带领你去了解关于食品健康的知识。近年来,食品安全的问题一直不容忽视,食品中毒事件在全国各地也时有发生。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如水源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农牧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农药、兽药的滥用;食品添加剂及重金属的超标使用;一些不法经营者在食品中人为掺假等。如年全国发生有报告的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使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甲胺磷、双氟磷、氟乙酰胺、毒鼠强、盐酸克伦特罗等农、兽药引起。
分类
食品中毒主要分为四大类。细菌性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性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中毒较为常见。如:年9月6日,四川成都一幼儿园部分幼儿和教师相继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疾控中心对9月1日、9月2日幼稚园两日所有食品留样进行检测,发现9月1日留样的外购生日蛋糕中‘沙门氏菌’呈阳性。其中沙门氏菌就是一种典型的细菌。
这些潜伏性的细菌我们很难判断,但是我们要去了解哪些食物相克,避免因吃了相克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如:鸡蛋忌糖精,牛肉忌红糖,狗肉忌黄鳝,甲鱼忌苋菜,糖精忌甜酒,栗子忌鸭肉等等。
这其中每一样都是普通且常见的食物,但一起吃,有的会导致耳聋,有的甚至会威胁生命。多多了解这些相克的食物,就是为自己和家人打上一把保护伞。并且我们要注意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冷藏方法不正确,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存放于室温下冷却,把大块食物贮存于冰柜中,或冷藏温度不够。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烹调或加热方法不正确,加热不彻底,食物中心温度低于70℃。
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的食品,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以及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或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都会引起食源性疾病。
症状
由此可见,食物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稍不留意就会发生隐患。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食品中毒的症状都有什么。
第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偶可含胆汁、血、黏液。第二,腹痛:多为阵发性,性质多为绞痛,以上腹部及脐周最为多见。第三,腹泻:大便多为黄色稀便或水样便,次数增多。可伴有黏液脓血,或有腥臭味。个别患者可伴有寒战、发热、头痛、肌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如果出现少量食品中毒情况,在确定就医后无大碍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知识来排解体内毒素。例如调整饮食结构,餐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主要为清淡的流食或半流动饮食。如若腹痛剧烈者还要暂时禁食,以利于胃肠道的组织损伤,功能恢复。也可以进行补液,食物中毒主要会使人身体虚弱,且腹泻、呕吐会丢失大量电解质,多因糖盐水,补充能量,和电解质,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如出现电解质或酸碱平衡紊乱,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方式调节。
小贴士
还可以服用益生菌补充剂;它们能帮助恢复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加速身体恢复。但是如果你的免疫系统很弱,服用益生菌补充剂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在服用前,要先咨询医生。最后,根据古语言“中药治本”所以可以选择服用中草药。某些中草药可能有一定的抑菌性,有几种中草药能缓解食物中毒的症状。在中草药熬成的水里滴上几滴罗勒油可以增加药效,使恢复效果更加明显。
措施
向大家分享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食品安全,从根源上解决食品中毒问题。
国家
从国家的角度上,首先要求政府部门加强食品监管力度,市场严管,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其次建立完善的市场级检测体制,在中型,大型超市设立监察点。并且要增加媒体透明度,应用新媒体有针对性适时报道食品检测结果,对优质产品进行表彰,增加宣传效益。将食品不合格者曝光,命其整改或停产,多方面,全方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