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系统异常的疾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晚期则出现关节僵硬、畸形、肌肉萎缩和功能丧失。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前期有反复性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而后先有单个关节疼痛,然后发展成多个关节疼痛;病变常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且左右基本对称;病程大多迁延多年,在进程中有多次缓解和复发交替的特点,有时缓解期可持续很长时间。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属“痹证”范畴。一般分为风证、寒证、湿证及热证4型。今天全净通拔罐医疗技术研究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这四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我们运用罐疗是怎么调理它的。
一、风证类风湿关节炎
(一)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发病初期肢节亦红亦肿,屈伸不利,或恶风,或恶寒。
(二)全净通罐疗调理方法
(1)选穴 膈俞、血海。
(2)定位 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位,屈膝成90°,调理师立于患者对面,用左手掌心对准右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净通单纯拔罐法。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二、寒证类风湿关节炎
(一)症状
肢体关节紧痛不移,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二)全净通罐疗调理方法
(1)选穴 关元、肾俞。
(2)定位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净通点刺后拔罐。先用采血笔刺人,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加温和灸10分钟,以皮肤潮红、人体感觉舒适为度,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三、湿证类风湿关节炎
(一)症状
肢体关节重着、疼痛、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
(二)全净通罐疗调理方法
(1)选穴 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以手4指并拢,小指下边缘紧靠内踝尖上,食指上缘所在水平线在胫骨后缘的交点,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净通单纯拔罐法。各穴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四、热证类风湿关节炎
(一)症状
肢体关节红肿灼热剧痛,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多伴有发热、怕风、口渴、尿黄、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
(二)全净通罐疗调理方法
(1)选穴 大椎、曲池。
(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 净通经络拔罐法。取局部疼痛点及大椎、曲池两穴进行净通专业经络罐疗,之后上述各穴再进行拔罐,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l疗程。
类风湿关节炎调理注意事项
(1)拔罐调理本病期间应少走动和负重,多卧床静养,并注意保暖防寒。
(2)重症患者应配合中西医药物治疗。
(3)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拔罐疗法相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