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循环衰竭中国急诊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9: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应第一时间给予氧疗,改善通气,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进行液体复苏,复苏液体首选晶体液。
复苏液体类型选择:晶体液可作为首选,必要时加用胶体液,如白蛋白。补液顺序先晶体后胶体。
2.《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国际指南()》
对于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
在早期液体复苏及随后的血管内扩容治疗中,强推荐首选晶体液(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弱推荐使用平衡液或者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苏(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在早期复苏阶段及随后的扩容阶段,当需要大量的晶体液时,弱推荐加用白蛋白(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强烈反对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扩容治疗(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弱推荐使用晶体液而不是明胶(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3.《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推荐意见5:初始液体复苏及随后的容量替代治疗中,推荐使用晶体液(强推荐,中等证据质量)。
推荐意见6:不推荐使用羟乙基淀粉进行容量替代治疗(强推荐,高证据质量)。
推荐意见7:在早期复苏及随后的容量替代治疗阶段,当需要大量的晶体溶液时,建议可以加用白蛋白(弱推荐,低证据质量)。
4.《拯救脓毒症运动:成人重症COVID-19患者管理指南》COVID-19伴休克成人急性复苏时:
推荐使用晶体液而不是胶体液(弱证据级别)
建议使用缓冲/平衡晶体液而不是非平衡晶体液(弱证据级别)
不推荐使用HES(强证据级别);
不建议使用明胶(弱证据级别);
不建议使用右旋糖苷(弱证据级别);
不建议在初始复苏时常规使用白蛋白(弱证据级别)。
同样是晶体液,生理盐水与平衡液哪个更好呢?目前有更多的证据支持使用缓冲盐溶液而不是NS。
SALT-ED临床研究共纳入了名住院但非ICU成人患者,结果发现存活率无差别,但缓冲晶体组的MAKE30发生率更低。(MAKE30:肾脏的主要不良反应事件: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新的RRT或持续性的肾功能障碍:定义为在第30天血肌酐仍在基线2倍以上)
SMART临床研究共纳入名ICU成人患者,结果发现缓冲液组MAKE30发生率更低,在院死亡率也更低(P=0.06)。
年Cochrane系统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平衡液与生理盐水在住院死亡率上没有差异(证据级别高),预防AKI的作用也相似(证据级别低),接受平衡液治疗者血氯水平更低,碳酸氢根离子与PH更高(证据级别非常低)。
理想的复苏液体(theidealresuscitationfluid)应该是可持续性增加血容量且可预测的液体,并尽可能的与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似,可代谢、可完全被排泄,不会在组织内积聚,不会引起代谢异常或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可改善患者结局,且性价比高。然而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这种理想的复苏液体。
复苏液体的选择应基于生理原则,但在临床实践中很大程度是根据医生的喜好并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虽然没有完全理想的复苏液体,但新兴的证据提示复苏液体的类型与剂量可影响以患者为中心的结局,所以合理使用是关键。
TakeHomeMessage
休克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是关键;
液体复苏通常首选晶体液:平衡液与生理盐水,以平衡液相对更佳;
当需要大量晶体液时,可酌情使用4%白蛋白;
胶体液因无明显优势,不良反应风险可能较大,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管理
纤维肌痛诊断标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