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一流建设第二轮大名单公布的时候,首轮自定了C评分学科为双一流学科的非高校宁波大学,不出意外地进入了警示名单之列,这也让宁波大学陷入了非常大的被动局面,甚至可以说整个浙江高校领域内,对于宁波大学的目前处于的这个局面都是非常关心的,本身浙江省优质高校资源的数量就少,如果宁波大学跌出双一流,对整个浙江的高校建设都是不小的打击。
本身就实力来说,宁波大学作为一所非高校在双一流首轮期间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就是得到了一定的额外优待,因为宁波大学所在的宁波市,是我国少数几个副省级城市,并且宁波大学本身在历史上还是在目前的实力上,还是有一定的潜力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学科高校的。
不过因为在当时,宁波大学的学科实力相对薄弱,宁波大学的双一流学科并非教育部指定,而是宁波大学自定,在宁波大学有5个B类学科,3个C+学科的情况下,宁波大学选择了最难走的路,定了一个力学,而该学科在教育部年发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得到了C评分在,由于双一流是有轮出机制的,所以在当时就有人表达了对宁波大学未来的担忧。
在双一流第二轮名单公布之后,这种担忧转化成为了现实,当然面对这种处境,宁波大学自身也有在积极谋求变化,在各种维度加速该校的进步,尤其是在力学这个学科上的发展,在人才引进等方面积极发力,不过相对来说,宁波大学在近期投资54亿来建设新校区,不过该校区并不是为了发展宁波大学的力学,而是为了发展该校的医学。
虽然说在发展的方向上,宁波大学总是给人感觉每次的选择都有原因,与此同时也有一定问题,可是宁波大学有“富亲戚”浙江大学,在近日两校举办了力学战略合作研讨会,这一次继续牵手浙江大学,对宁波大学这个仅有C评分的双一流学科的建设,将会有巨大推动。
力学作为一个工科学科,宁波大学主推这个学科,还是想要在工科基础学科方面有所建设,这本身其实并没有错,只不过底子稍微差了一些而已,和宁波大学相比,浙江大学在力学上的实力就强了不少,浙江大学的力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B+的评分,不过相对来说这个评分浙江大学肯定不满意。
在浙江大学自身来说,和宁波大学合作建设力学,一方面可以推动宁波大学顺利通过中期评审,让宁波大学的双一流头衔得以保全,另一方面来说在推动宁波大学力学发展的同时,浙江大学自身的力学也可以得到快速进步,尽量让该校的这个重要学科成为A类学科,或者是直接成为一个A+学科。
如此看来浙江大学对宁波大学的这种支持和帮助,是在推动整个浙江省的高校建设有所进步的前提之下,继续推动本校朝着世界一流的方向良好发展。对于宁波大学来说,虽然在这两年似乎在力学的建设上没有像医学建设那样出手阔绰,但是好在是宁波大学的帮手比较多,并且实力都还挺强的,在现阶段看宁波大学如果保持这个态势的话,在年通过中期评审的概率比较大,或将继续在双一流建设中拥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