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是指一类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胆囊壁内病变。它涵盖多种疾病,包括非肿瘤性病变如胆固醇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炎性息肉等,肿瘤性病变如胆囊腺瘤、血管瘤、早期胆囊癌等。
胆囊息肉有什么症状?
大多数病人无明显临床症状,只有少数病人伴有右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如合并胆囊结石,则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等胆囊结石的临床症状。
胆囊息肉一定会发展为胆囊癌吗?得了胆囊息肉怎么办?
大部分胆囊息肉为胆固醇性息肉,约80%以上,多无症状,如直径小于10mm,胆囊功能良好且无恶变风险,可长期随访观察。每年随访1-2次,并建议积极改良饮食习惯(低脂限食、减重或控制体重),改变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保肝护胆)。
出现症状且严重到影响病人工作、生活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良性的非胆固醇性息肉,如腺瘤、腺肌症、炎性息肉等,因多数有临床症状,或有恶变可能,在排除胆固醇性息肉后建议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型早期胆囊癌,一旦怀疑,应尽快手术。
然而临床上很难在术前确定胆囊息肉的类型,目前公认的胆囊息肉的手术切除指症是:
1、病变直径大于10mm;
2、小于10mm,但是有胆囊结石、急性或慢性胆囊炎,存在明显症状者;
3、息肉介于6-9mm,有高位因素的也建议手术,如年龄大于50岁,无蒂性或广基病变,合并硬化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等胆管病变,胆囊颈部息肉引起胆绞痛等临床症状者。
4、胆囊息肉增长迅速,随访期间直径增加大于2mm的。
鉴于胆囊息肉一部分有恶性的可能,所以一定要重视,但是也不用过分恐慌,大部分胆囊息肉是良性的,没有恶变倾向。
对于那些暂不用手术的非胆固醇性息肉,虽有恶变潜能,但概率要小的多,只要进行定期动态随访,应能发现快速增长的肿瘤。
一般最初每3-6个月密切随访一次,1-2年后,延长至6-12个月1次即可,而随访以超声检查为主。
胆囊息肉的饮食禁忌有哪些?1、高胆固醇的食物
如果摄入过多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加重了肝脏的代谢,会让更多的胆固醇沉积在胆囊壁中并慢慢的形成息肉,所以胆囊息肉患者要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尤其是到了晚上不能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含有高胆固醇的食物主要包括蛋黄、动物的内脏、肥肉、海鲜。
2、酒精类的饮品
身体摄入的酒精主要是通过肝脏来进行分解和解毒,所以酒精直接伤害到了肝细胞,引起了肝脏功能的失调,让胆汁大量分泌以及排出过程中发生紊乱,刺激了息肉或者息肉的增加和增大,甚至发生癌变。酒精类的饮品主要包括啤酒、白酒、果酒、黄酒以及葡萄酒。
3、高脂肪类的食物
胆囊具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功效,胆汁的主要功能就是让脂肪能够溶于水,利于身体的吸收。当吃了过多高脂肪的食物就会刺激胆囊产生大量的胆汁,压迫了胆囊息肉。含有脂肪高的食物主要包括核桃、奶油、花生、黄油、猪肉等。
4、甜腻的食物
如果过多的摄入甜食就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会导致脂肪以及糖原的合成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胆固醇的合成,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长期处于饱和的状态,促进了胆结石的形成,让胆囊息肉变大。甜腻的食物主要包括奶油蛋糕、糯米团子、糖果、八宝饭。
温馨提示胆囊息肉患者尽量避免吃以上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饮食上的规律,早晨必须要吃早餐,不能空腹的时间过长,这样会导致胆汁在胆囊中的淤积,并且会加重胆囊吸肉的病情,避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锻炼身体,尽量选择缓和并且锻炼耐力和体力的运动,这样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防止肝脏受到损害,同时也要注意生活的起居有常,避免长时间的熬夜,保持规律的生活和良好的心态,远离油腻的食物,避免身体过于肥胖和超重。
五年不生病,小心肝癌和肺癌,长期不生病“坏处”竟这么多
急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急性支气管炎护理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