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焦急的走进了急诊室,她的主诉是:“全身肌肉酸痛2小时”。

“有没有发热?”

“没有!“

“有没有剧烈运动?”

“没有!”

“有没有吃小龙虾?”

“是啊,是啊,晚上吃了好多小龙虾!”

听见我询问了这些问题后,她终于给出了有价值的答案:“其实我来之前就上网查过,我可能得了小龙虾病,因为晚饭的时候我吃了四斤小龙虾!”。

“果然每一个女人都是潜力股,一个人吃了四斤小龙虾该多么霸气侧露!”我心中忍不住的赞叹着!

除了赞叹之外,却又要忍不住吐槽:“你是来看病的,不是来考医生的!”

如果我没有考虑到小龙虾所致横纹肌溶解的可能,是不是就要被无情鄙视了?

有一些人就是这么奇葩,医院,却不愿意向医生透露自己的病史,甚至会故意隐瞒一些重要的信息。

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强大逻辑:如果医生能够猜到的话,就是医术高明;如果医生猜不到的话,就是医术浅薄。

这种想法其实是完全错误的,受害的也只会是自己。

“如果看病要靠上网查的话,你早被吓死几百次了!”我终究还是憋住了心中的吐槽而这样回答了她。

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虽然这位女性患者在食用了四斤小龙虾后出现了全身肌肉酸痛,但导致其出现症状的原因却并不是小龙虾,而只不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发热”罢了!

事实上,年入夏以来,我还没有遇见过因为食用小龙虾而出现横纹肌溶解的患者。

但这并不是我们能够掉以轻心的理由,在当下的这种季节,能够导致全身肌肉酸痛的疾病主要就是:运动或中暑、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小龙虾病。

“为什么今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小龙虾病?”搭班护士的这个问题曾经不止一个人提起过。

“万一出现了呢?”毕竟还是小心方能使得万年船!

“为什么年夏季会有如此之多的小龙虾病?”

年仅我接诊的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便有几十人之多,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乳口小儿俱不能免。

但,就在人心惶惶之际,它又突然消失了,就像它突然冒出来一样让人措手不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龙虾病就是一个谜!

现在,让我们先来说一说小龙虾这种大众美食吧!

小龙虾是一种外来物种,其实这种被中国人大量消费食用的小龙虾原名叫做克氏原螯虾,我们习惯称做小龙虾、大麻虾、蝲蛄等。

它是一种原本产于墨西哥北部至佛罗里达州潘汉德尔的淡水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真软甲亚纲的十足目。

它主要生活在温暖的淡水水域,生长速度很快,体重可以超过50克!更重要的是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可以忍受长达4个月的旱季!

年左右克氏原螯虾通过日本被引入南京附近,但是为何引入已经难以查证,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为了吞噬消灭尸体之用。

其实它的用途除了作为食物之外,还有很多。比如在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小龙虾主要是用来消灭蜗牛等进而降低血吸虫病的发生!

当然,在我国它的主要作用还是为人们提供美味的食物。

作为食物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为它不仅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而且必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也较高,其中必须氨基酸的比例要超过FAO/WHO的标准。

而且小龙虾含有15种脂肪酸,其中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占43.4%,EPA+DHA约为3.69。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们才对小龙虾趋之若鹜。

当然在日益增长的小龙虾消费背后,也潜伏着大量的食品安全问题。

比如有谣言说:小龙虾是虫子?小龙虾臭水沟里长大?小龙虾专吃生活垃圾、动物排泄物?外国人不吃小龙虾?

类似以上谣言有很多,并且每年都在传播。其实针对这些谣言,网络上已经有了很多科普辟谣,比如上海市人民政府曾有做过专门的辟谣,文章题为《食品安全专家详细解读有关小龙虾的六大传言》等等。

这并不等于说食用小龙虾就肯定是安全的,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充满着不确定性。

虽然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着一定的概率,但是当这种概率性事件集中发生时,又是否意味着其中存在着某些必然的因素呢?

比如前段时间腾讯网曾报道《9位南京市民吃完小龙虾后均患上横纹肌溶解症》;新华网报道题为《南京再现"小龙虾病"夫妻狂吃10斤被送医》;搜狐新闻的报道题为《南京一24岁产妇生命垂危疑因吃小龙虾导致》。最近有许多类似以上的新闻报道,事实上最近确实发生了许多患者在食用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当然并非只有这些病例,比如-07-15日扬子晚报报道《小龙虾放倒吃医院三天收治6人》。其实早在年,南京便已经发生过所谓的“毒龙虾”事件,当时便是因为有数十位患者在食用小龙虾后出现胸背痛、酱油色尿的横纹肌溶解症状。

事实上这类患者每年都有,而且全国各地都有,因为分散发生、孤立发生所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罢了。而现在却因为在此在短时间内大量发生,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所谓横纹肌溶解,指的是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膜的完整性发生改变,细胞内的物质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释放进入细胞外液和血液循环之中,最终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临病症。

最重要的改变就是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主要的表现便是:肌肉酸痛;乏力;酱油色或茶色小便,甚至无尿!

横纹肌的最主要危害在于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以致命!

能够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主要是外伤、挤压、剧烈运动、药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等。治疗的关键是要及时阻断隔离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环节,比如容量不足、肾小管堵塞、尿酸沉积和自由基的释放等。至于碱化尿液、血液透析等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综合判断决定!

其实针对使用小龙虾后横纹肌溶解的情况,医学上有专门的称谓:haffdisease(哈夫病),它开始的定义是指患者在24小时内使用过鱼类后,出现的横纹肌溶解现象!

在美国CDC网站上可以搜索到一篇名为《HaffDisease:FromtheBalticSeatotheU.S.Shore》的文章。其中对哈夫病的定义为:“Haffdisease,identifiedinEuropein,isunexplainedrhabdomyolysisinapersonwhoatefishinthe24hoursbeforeonsetofillness.”

早在年,在波罗的海沿海城市柯尼斯堡附近,出现了一些患者他们的症状大多是肌肉酸痛伴酱油色小便,后来发现导致他们发病共同原因,是患者在发病前都食用过一种鱼!

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又先后发生了上千例,它们常发生在夏季或秋季,而且大多发在进食鱼类之后!但是让人费解的是到年的时候,这种疾病突然消失不见。

维基百科上有这么一段:“Overthesubsequentfifteenyears,aboutcaseswerereportedinpeople,birdsandcats,usuallyinthesummerandfall,andalinkwasmadewiththeconsumptionoffish(burbot,eelandpike).[2]Sincethattime,onlyoccasionalreportshaveappearedofthecondition,mostlyfromtheSovietUnionandGermany”

直到年在刚美国才被重新报道,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报道是:《HaffDiseaseAssociatedwithEatingBuffaloFish--UnitedStates,》,还可以查到一篇题为《haffDisease:RhabdomyolysisAfterEatingBuffaloFish》的文章这篇里提到,年在加利福尼亚和密苏里州发生6例哈夫病患者,他们共同的病因是在发病前均进食了Bigmouthbuffalo(大口胭脂鱼)。

虽然在美国、巴西、瑞典等地也会发生哈夫病,但是通常都是因为患者食用了某种鱼类所致,极少有见关于食用小龙虾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的报道。

不过可以查到的是在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方圆30英里内的地区,在7天内发生9起食用小龙虾后3到16小时内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疫情。可能有人说,那时因为他们不吃小龙虾的原因。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他们食用小龙虾的历史远比我们源远流长。

不仅美国总统奥巴马会吃小龙虾,而且在美国还有好几个著名的小龙虾节日。比如新华网的这篇报道:《红色风暴”来袭——记美国得州小龙虾节》,文中便提到了美国人举办盛大小龙虾节的场景。又比如青年参考网站的文章:《瑞典人也爱吃小龙虾》中便提到了瑞典人对小龙虾的钟爱丝毫不亚于国人!当然瑞典也会有哈夫病,但是可惜的是我没有查到关于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的病案报道。

虽然这些外国友人也热衷小龙虾,但是却很少有使用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的报道。其中原因至今未知,但是现在最起码在我的身边却出现了许多食用下龙虾后横纹肌溶解的患者。

比如以下是我一段时间内(.07.10-.07.17)接诊过的小龙虾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大概情况:

Case1:患者A,女性,46岁,4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小龙虾约克后出现腰背部伴四肢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3ng/ml。入院24小时后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菜市场购虾。

Case2:患者B,女性,44岁,10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克小龙虾后出现腰背部伴双上肢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菜市场购虾。

Case3:患者C,女性,45岁,5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克小龙虾后出现胸闷、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8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1ng/ml。亲戚赠送。

Case4:患者D,女性,22岁,16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克小龙虾后出现胸痛伴左上肢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6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1ng/ml。菜市场购虾。

Case5:患者E,女性,38岁,4小时前在家中食用1克小龙虾后出现胸闷、腰背部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8ng/ml。池塘中捕获。

Case6:患者F,女性,40岁,2小时前在家中食用1克小龙虾后出现胸闷、胸背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6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8ng/ml。饭店就餐。

Case7:患者G,女性,35岁,50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克小龙虾后出现胸闷、四肢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饭店就餐。

Case8:患者H,女性,26岁,20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克小龙虾后出现颈部伴双下肢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6ng/ml。饭店就餐。

Case9:患者I,男性,21岁,24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克小龙虾后出现四肢酸痛伴酱油色小便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菜市场购虾。

Case10:患者J,女性,46岁,3小时前在家中食用1克小龙虾后出现肩部伴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1IU/l,肌红蛋白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饭店就餐。

Case11:患者K,女性,34岁,10小时前在家中食用克小龙虾后出现腰背部酸痛不适。入院后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ng/ml。入院24小时复查肌酸激酶IU/l,肌红蛋白.8ng/ml。饭店就餐。

以上病例均符合横纹肌溶解诊断标准:

1、患病前24小时有进食小龙虾的病史。

2、近期没有外伤史。

3、有肌痛、乏力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

4、肌酸激酶为正常值的5倍以上或血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升高。

5、除外心肌损伤引起的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

因为治疗较多且复杂,我只是提取了患者的主诉、门诊的检查结果和入院后24小时的检查结果。通过以上这11个病例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1、患者绝大多数为女性患者,近15日收住院的11位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的患者的女性占有10位,只有1位是男性患者。

2、10位女性患者的年龄分别是(岁):46、44、45、22、38、40、35、26、46、34,最小年龄是22岁,最大年龄是46岁,平均年龄是:37.6岁。1位男性患者的年龄是21岁,平均年龄是21岁。

3、11位患者进食龙虾量分别是(克):、、、、1、1、、、、1、.其中进食最多克,最少克,平均约.36克。

4、所有患者的肌酸激酶和或肌红蛋白数值在入院后24小时的复查结果均明显升高。

5、11位患者的进食小龙虾后的发病时间为(小时):4、10、5、16、4、2、50、20、24、3、10,最长时间为50小时,最短时间2小时,平均时间13.45小时。

6、4位患者通过菜市场购买活虾,1位患者由亲戚赠送,1位患者自己捕获小龙虾,5位患者在饭店中就餐。

由以上这些简单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近期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的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年龄在37.6岁左右。

2、患者出现横纹肌溶解和进食多少小龙虾并没有明显的关系。

3、患者大多在进食下龙虾24小时内发病,也有超过24小时之后才发病的。

4、发病后24小时患者的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均明显升高。

5、无论是自己捕获烹饪的小龙虾,还是饭店中的熟食小龙虾,或者由亲戚赠送的小龙虾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没有差别。

6、以上11位患者发病时间集中在最近15日内。

虽然这些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都和小龙虾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具体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并不清楚,人种、小龙虾本身、小龙虾的生产环节、雨季等等因素都不可排除。

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才应该更加重视这个问题。或许别人吃了十斤也没有问题,但是也有可能你只是吃了几只便会发病,这一切都如同上帝玩色子一样,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

最后提醒:小龙虾虽好,少食为妙。

转发,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本文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









































白癜风新春惠民活动
儿童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