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腰损伤等,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有压痛,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见于中青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较多。其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形成慢性炎症,最终出现长期慢性腰背痛。

那么当出现腰痛时,如何确定我们所患的是腰肌劳损呢?

患者多有腰部过劳或不同程度的外伤史。腰部酸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重,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

检查腰部外形多无异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并根据影像学检查可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疾病相鉴别。

腰部劳损主要因为长期体位不正或弯腰下工作,或经常腰部持续负重,可引起腰部筋肉的慢性积累性损伤腰肌劳损。腰部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迁延日久,可造成腰部慢性损伤。腰骶部有先天性结构异常,使肌肉的起止点随之发生异常或该部活动不平衡,而易致腰部慢性损伤。腰为肾之府,腰肌劳损由于劳损于肾,或平素体虚,肾气虚弱,肾的精气不能充养筋骨、经络,故患部多为气血不畅或瘀血滞留于经络,血不荣筋,筋脉不舒,而致腰部筋挛疼痛。肾气虚弱,风寒湿邪易于乘虚侵袭,久而不散,筋肌转趋弛弱,若患者弯腰劳作,则弛弱之筋肌易于损伤,使劳损与寒湿并病。

中医治疗以中药,针灸及推拿为主,以行气活血,通经活络。西医治疗以物理治疗及封闭疗法为主,辅以消炎止痛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注意避免腰肌劳损的发作呢?

首先要防止潮湿,寒冷受凉。不要随意睡在潮湿的地方,并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添衣服,出汗及雨淋之后,要及时更换湿衣或擦干身体。纠正不良的工作姿势,防止过劳,在各项工作或劳动中注意有劳有逸,如弯腰过久,或伏案过低等。在僵坐一小时后要换一个姿势。剧烈活动时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使用硬板软垫床,最好在木板上加一张约10厘米厚的软垫,以恢复腰部正常的生理曲度。注意减肥,控制体重,身体过于肥胖,给腰部带来额外负担,故要节制饮食,加强锻炼。

其次若发生了急性腰扭伤应积极配合治疗,安心休息,避免再次出现腰部损伤或转成腰部肌肉慢性炎症

END医道佛同修

专注于基层诊所运营

每日分享医疗养生知识

行业咨询

扫码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