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4月,春暖花开,新冠肺炎的阴影逐渐消去,但是却又到了阴雨绵绵的天气,很多类风湿患者都向医生抱怨说:
医生,这段时间我的关节总是反复疼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是不是我的病情反弹啦?我该怎么办啊?
“湿”是类风湿的重要病机之一
对于这种情况,风湿科有话说:梅雨天气,关节疼痛反复大多与湿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从中医来说属于痹证;《素问?痹论篇》记载:“黄帝问岐伯曰:痹之安;生?岐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因此,“湿”是类风湿的重要病机之一。
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界中的正常六气,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为长夏主气,如其太过或不及则为六淫;而湿邪相对其他几种邪气而言,属重浊有质之邪,其性粘滞,而且发病部位弥漫,伤人多隐,缓而不觉,多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在每年3-4月期间,延绵的阴雨天气为湿邪作祟提供了天然的外界条件,尤其是在沿海地带尤其是广东地带,在长时间的雨天及地处岭南地卑土薄,阳气开泄,又北倚五岭,南临海洋,时不时受海洋性暖湿气流的影响,更且受着地表蒸发而来之湿气影响;
两“湿”相合,导致了广东地带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在梅雨天气反复更加的频繁。
如何治疗则当是我们 《金匮要略》不仅对湿病辨证论治论述较详,而且对湿病的治疗注意事项,作出了明确告诫:
不可以火攻之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第20条:“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因湿为弥漫重滞之邪,侵在人体,不宜骤驱,火攻容易伤津耗液,而湿邪不去;
不可大汗
大汗则风去湿存,更伤其表阳;
禁下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第16条:“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
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本条论述湿病误下的变证。因湿病之成乃由脾失健运,湿邪每易伤阳,下法最损脾阳而变证蜂起。
治湿当用温药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在《金匮要略》治湿方中,不但治寒湿方中用温热药,在治疗风湿、湿热方中亦用之。
祛湿的具体治疗方法
那么,具体的治疗方法,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保持居住环境和衣物的干爽
居住的环境注意多通风,保持地面的干燥,随身的衣物要干爽,感觉衣物黏黏的话可以用电吹风或者干衣机进行干燥处理。
适量运动
大汗则风去湿存,更伤其表阳,运动要适量,不可进行过于激烈的运动,出汗后需要及时换掉衣物,因为此时毛孔打开,虚邪贼风易于趁机而入。
外治治疗
“不通则通,通则不痛”,这段时间可以增加外治如艾灸疼痛患处,老姜艾叶泡脚等等。
温中健脾
脾失健运,内湿困躯,健脾除湿也是我们治疗的关键,这个我们会在下一期详细的讲解。
饮食上我们可以多食用健脾祛湿的食物,如煮汤时可以加入适量的黄芪、五指毛桃、薏苡仁、茯苓等药食两用的药材。
名医推荐
赵钟文
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中西结合风湿病分会常委
「擅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五上午,门急诊综合楼五层内科诊室;周三上午,健康管理中心六楼名医园。
来源:风湿闰月说
编辑:吴菲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