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xxx关于印发深化全x中小学校绩效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xx发[]90号)、《全x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x教人字[]74号)精神和《xxx中心学校绩效考核评估方案》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考核对象
未兼职领导、教辅、后勤或其他非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
二、考核项目
1.常规教学:备课、上课、作业留批、辅导、学生考核与评价。
2.校本教研:听评课、行动研究、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3.教育教学成果:教学效果、论文设计案例课件微课等作品征集。
4.其他项目: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成长、语言文字、档案材料。
5.附加分:教学效果、科研课题、承担的课、承担的其它任务、个人参赛、学生参赛。
三、考核项目分值
本考核方案总分分:常规教学25分,校本教研15分,教学成果43分,其他项目17分。任课教师最终得分折合成一定比例后计入学校绩效考核结果。
四、考核细则
(一)常规工作(25分)
1.备课(8分)。
(1)教案要有年段课程标准、课程表和学科教学进度表,缺少一项扣0.2分;要提前备课至少三课时,没跟上进度差一课时扣0.2分;教案书写必须工整,不工整的扣0.5分。
(2)要有单元备课,单元备课要有单元知识点、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点和单元课时安排等项目,缺少一项一次扣0.1分。
(3)课时备课要按照学本教学学案模版统一设计。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和具体的教学程序设计。教学程序设计要符合教学实际要求,符合学生特点,环节清晰、过程完整、内容详实,体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自学、互学、展学等学本教学理念,有教学内容分析,有教学导入和具体的学程设计,有教学指导方法的标注,有课堂小结,有板书设计。缺少一项一次扣0.1分。
(4)每单元要有一次单元小结,至少两次教学反思或课后小记。缺少一次扣0.1分。
(5)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教案中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体现并做明确标记。没有标记、没有使用或使用率低的不得分。(0.5分)
(6)电子教案除上述要求外,要建立总文件夹,再按单元建立文件夹,各个课时要分开,有独立的课件文件夹。文档要格式规范,字体符合要求。不规范的最多扣2分。网上下载的教学设计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修改,下载后不修改直接上交的不得分。
(7)教务处每学期进行两次备课检查,去掉两次检查所扣分,剩余为该项总得分,满分8分。
2.上课(8分)。
(1)认真执行学校课程设置和作息时间安排,按时上下课,无迟到、中离、提前下课或拖堂现象,不无故串课、缺课、漏课。每违规一项一次扣0.2分。无不备课上课、酒后进入课堂、上课接打手机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现象,上课时无“放养式”现象或做与本学科教学无关的事。满分2分,每违规一项一次扣0.2分。
(2)任课教师临时有事、请事病假、短期培训、短期公出(连续7天以内),不能上课的,要提前自行串好课。因不串课导致漏课的,每节课扣款10元;教务处安排其他学科教师上课,此上课教师做好代上课情况记录,享受每节课10元补助。任课教师因长期事病假(连续7天或7天以上;此病假指未住院,无诊断书、病历的),无法上课串课的,每节课扣款10元,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代课,代课教师享受每节课10元补助。任课教师因长期培训、学习、进修、公出、病假(连续7天或7天以上;此病假指住院且有诊断书、病历的)不能上课串课的,不扣款,学校统一安排教师代课,代课补助费用由学校提供。
(3)课堂教学中认真贯彻学本教学理念,运用学本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要完成一节学本教学过关课,由考核领导小组成员依据《过关课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满分2分。
(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表》,无“开快车”或拖慢教学进度现象。满分2分,每违规一项一次扣0.2分。
(5)平时课堂教学完成情况,以教务处推门听课和考核领导小组评议打分情况为依据。推门听课效果不佳(不备课上课、教学效果欠佳或未完成教学任务等)一次扣0.2分;考核领导小组打分满分为2分。
3.作业(5分)。
(1)作业量:数学作业:分成甲、乙两个作业本(算式题和文字题),每周三次;语文作业:一、二年级,生字本和词语本按照教材课时生字进行书写,日记每周一篇(一年级上半年一日一句话),说话、写话、习作按照教材要求的篇目书写。三至六年级课前预习和生字本(一字一音两词)按照课文书写,作文按照教材要求的篇目进行书写,日记每周一篇,阅读笔记每周一篇;英语作业:每周三次;美术作业:每周一次;科学作业:有课堂笔记和实验报告册;书法作业:每周一次;其它学科(除音乐、体育、足球、手工制作、科技小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外)均要有课堂笔记,按课时记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单次作业量要适当,作业内容要精当。作业缺少一本扣0.5分,每本缺少一次扣0.1分。
(2)作业书写质量:作业本要统一,作业本面要干净,作业格式统一,字迹工整,美观整齐,使用规范字。一、二年级用铅笔写作业,三至六年级用钢笔写作业。每本一项一次质量不合格扣0.1分。
(3)作业批改:所有作业要求全批全改,批改要及时、准确、具体、有指导性。学生错误的题目要让学生改正并进行二次批改。批改符号规范,有日期和等级评价,评语要亲切、细致、全面、字迹工整,作文、日记等作业的评语要有针对性和鼓励性。每本一项一次不合格扣0.1分。
(4)鼓励作业创新:各学科作业可根据学科和学生实际特点创新设计,分层作业,体现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做到节时高效。创新作业每本加0.2分,最多加1分。
(5)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范办学行为的文件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家庭作业用时不超过一小时;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或难度过大的作业,不把重复书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此项违规一次,“作业”项不得分。
(6)没有作业的学科,任课教师的“作业”项不得分。
(7)教务处每学期进行两次作业检查,去掉两次检查所扣分,剩余为该项总得分。
4.辅导(2分)。
(1)任课教师要利用好除课堂教学外的时间,努力做好学困生辅导工作,避免班级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每学期期中或期末测试中,学生成绩出现30分或30分以下的(智力差的除外),一人一次扣0.2分。
(2)语文、数学、英语任课教师每周除规定课节数额外承担的课,每周一节加0.1分,封顶2分。
5.学生考评(2分)。
(1)在平时测试、期中期末测试或学生期末考评时,任课教师不能以学生成绩或考评分数的高低对学生进行排名,排名一次该项不得分。
(2)各学科要有记分册并能及时记录学生的平时、期中、期末等成绩,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成绩的起伏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没有记分册的扣1分,记录内容不详、不规范的扣0.5分。
(3)各学科要按照单元开展质量检测,做好每单元的分数统计和试卷分析;积极参加学校教务处组织的教学质量分析会,认真做好月考和期中、期末测试的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思总结各阶段教学的得与失,及时制定措施改进教学。有各单元检测试卷和各阶段检测质量分析表,缺少一项一次扣0.1分,质量分析差的一次扣0.1分。
(二)校本教研(15分)
1.听评课(4分)。
(1)每位任课教师每学期要至少听课20节,常规检查时,听课节数达到规定要求,缺少一节扣0.1分。
(2)遵守教研活动时间,及时参与听评课,不守时一次扣0.1分,无故不参加的一次扣0.5分。
(3)听课记录内容真实完整详实,一次不合格扣0.1分;有评议、评语,没有的一项一次扣0.1分。
(4)教务处每学期进行两次听评课检查,去掉两次检查所扣分,剩余为该项总得分。
2.行动研究(4分)。
(1)每学期按照《教研活动安排表》的安排,及时准备并认真完成教研活动,不认真且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一次扣0.2分;过关课得分低于1.5分的,每次扣0.2分。
(2)及时上交教研活动材料,未上交的一次扣0.5分,不及时上交的一次扣0.1分;材料内容要规范详实,记录工整,不合格的一次扣0.1分。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不推三阻四,参加后不敷衍塞责。不积极参加的一次扣0.1分。
3.专业引领(2分)。
(1)积极参加学校或上级组织的专题讲座、教研教改活动、专题研讨会、教学技能培训等各种专业引领活动,无故缺席(以活动签到或教务处统计为准)一次扣0.1分。
(2)有相关学习记录和学习笔记,没有的扣0.5分;记录笔记规范工整,内容能很好地体现参与活动的过程,不合格的一次扣0.1分。
4.自我反思(3分)。
(1)每单元至少两次教学反思(不按照单元分类的学科,每周进行一次自我教学反思),缺少一次扣0.1分。
(2)教学反思质量要高,不得下载,切实做到教学反思反思教学,为己所用。网上下载的,该项不得分,反思质量差的每次扣0.1分。
(3)教务处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反思情况检查,去掉两次检查所扣分,剩余为该项总得分。
5.同伴互助(2分)。
(1)积极参加青蓝工程或帮扶结对等同伴互助活动,不守时的一次扣0.1分,无故不参加的一次扣0.5分。
(2)各位任课教师要积极深入同学科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学习或指导。每学期教研组内听课不少于10节,缺少一节扣0.1分。
(三)教学成果(43分)
1.教学效果(40分)。
(1)按照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认真及时完成教学任务,科学学科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95%以上。未达到教学进度一次扣0.5分,未完成教学任务或实验任务的扣5分。
(2)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与学段要求相符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各学科主要依据教学成绩评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达到标准的为满分,其中期中测试占40%,期末测试占60%。
分值:共40分,其中平均分20分,优秀率8分,及格率8分,低分率4分。一、二年级平均分达80分,三、四年级平均分达75分,五、六年级平均分达70分(非百分制按百分制进行核算,以下均同;联考时以除本校外其他各校平均分为标准,全旗统考时以汉授农牧区除本校外其他各校平均分为标准),低于标准分5分,扣1分,5分以下扣0.5分,5分以上每增加5分加扣0.2分;优秀(85分及以上;联考或统考时各校平均分为70分或70分以下的,“平均分+10分”及以上为优秀)率达40%,及格(60分及以上)率达85%,优秀率、及格率低于标准5%扣0.5分,5%以下扣0.2分,超出5%,每增加两个百分点加扣0.1分;低分(30分及以下)率不高于10%,达到10%扣0.5分,以后每增加两个百分点加扣0.1分。
跨年级或跨学科的任课教师,在计算上述分值时,将所有任教班级学生都放在一起进行核算。
(3)语数英以外的其它学科任课教师要积极做好迎接旗教研室平时检测工作,被抽测的年级学科以平时检测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第一名得满分(24分),每低一个名次扣0.5分。
2.论文设计案例课件微课等作品征集(3分)。
(1)按时完成学校或上级指令性分配任务,不敷衍塞责,上交作品质量高。未完成或未按时完成一次扣0.5分,上交作品质量差的一次扣0.2分。
(2)积极参与学校或上级组织的相关征集、比赛等活动,效果良好。不积极参加或拒不参加一次扣0.5分。
(3)以上两项均指指令性任务或任课教师全员性参与的活动。
(四)其他工作(17分)
1.语言文字(2分)。
(1)任课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学科教学要求标准,语文学科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不达标的扣1分。
(2)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运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为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不合格的一次扣0.1分。
(3)积极参与学校或上级组织的语言文字相关活动,在活动中表现良好或发挥良好作用。不积极参加、拒不参加或参加后敷衍塞责的一次扣0.5分。
2.信息技术应用(10分)。
(1)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常态化教学,运用熟练且效果良好。要求使用率不低于常态课教学的20%。不会使用的扣4分,使用率低于常态课教学20%(参照相关使用记录)的扣2分,在此基础上每低五个百分点加扣0.2分。体育室外课除外。
(2)在承担的各级教研活动中能够很好地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教学辅助效果明显,与课堂教学融合度高。未运用的一次扣0.5分,运用效果差的一次扣0.1分。体育室外课除外。
(3)积极参加学校校本资源库建设,及时上传或上交个人电子教学资源,所交资源符合要求,质量高,数量足。不上交的扣2分,不及时上交的扣0.5分,上交资源不足或质量差的,一项一次扣0.1分。
(4)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微课征集和同频互动等要求任课教师全员性参与的活动,不参加的一次扣1分,参加后敷衍应付的,一次扣0.5分。
(5)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和各级各类网络注册培训学习活动、网络教研活动,参与效果良好。不参加的一次扣1分,培训学习成绩不合格的一次扣0.5分。
(6)积极开展教育云平台个人空间建设和使用,上传发布个人教学资源,会利用云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未达到相关要求的,每项每次扣除0.2分。
(7)45周岁以下任课教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达到教育局对任课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考核相关标准。信息技术能力考核未达标的一次扣2分。
3.专业成长(2分)。
(1)每学期有个人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内容详实、科学合理、有可操作性。没有的扣1分,计划、总结不合格的扣0.5分。
(2)每学期有专业理论学习笔记,自学内容不少于8次。没有的扣1分,次数不足的一次扣0.2分。
(3)积极参加旗人社局、教育局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认真参与且考试合格。不参加的一次扣0.5分,参加但考试不合格的一次扣0.2分。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听课、研讨会等外出学习培训活动,学习培训后做好汇报交流或上好汇报课,写好汇报材料,汇报效果良好。不积极参加或拒不参加的一次扣1分,学习培训后未进行汇报、未上交汇报材料的一次扣0.5分,汇报效果差的一次扣0.2分。
4.档案材料(3分)。
及时上交各类教学常规材料和临时交办材料,材料格式规范,装订工整,质量高。不上交的一次扣0.5分,不及时上交的一次扣0.1分,上交材料不合格的一项一次扣0.1分。
(五)附加分
1.教学效果。
(1)相关年级学科每学期期中或期末联考平均成绩第一名加3分,第二名加2分,第三名加1分。
(2)相关年级学科每学年全旗统考中,农村牧区汉授学校平均成绩第一名加5分,第二名加4分,第三名加3分,第四名加2分,第五名加1分。(每学年只在下学期计入)
(3)语数英学科教师在每学期期中或期末联考、统考中,每成功转化一名学困生(30分或30分以下的提高到30分以上的)加0.2分。
2.科研课题。
承担教育科研课题的负责人,校级课题加0.2分,旗级课题加0.5分,盟级课题加1分,区级课题加3分,国家级课题加5分,课题参与者加分数减半。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课题的,分数减半叠加;若承担的课题为某级别课题的子课题,则加分减半。
3.承担的课。
任课教师承担教研组内公开课、示范课课等教研活动,每节加0.2分;承担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研讨课、引路课等教研活动,校级每节加0.4分,旗级每节加1分,盟级每节加2分,区级每节加3分;承担上级检查性听课的每节加0.4分。
4.承担的其它任务。
任课教师承担信息技术培训、学科教学理论培训等校本培训活动,每次加0.2分;任课教师承担晒优课、微课大赛、案例征集等非全员参与、非指令性的各级各类评选活动,校级每次加0.2分,每提升一个级别多加0.2分。
5.个人参赛。
任课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活动取得名次的,校级第一名加0.5分,第二名加0.4分,第三名加0.3分,旗级第一名加1分,第二名加0.9分,第三名加0.8分,盟级第一名加2分,第二名加1.9分,第三名加1.8分,以此类推。优秀奖分数为级别最高分减半。在同一级别多次获奖的分数减半叠加。任课教师当学期被评为骨干教师的,校级加0.5分,旗级加1分,盟级加2分,以此类推。任课教师当学期被评为名师或学科带头人的,旗级加2分,盟级加4分,以此类推。任课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获奖的,旗级加1分,盟级加2分,区级加3分,以此类推。
6.学生参赛。
任课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名次奖励的,校级第一名加0.5分,第二名加0.4分,第三名加0.3分,旗级第一名加1分,第二名加0.9分,第三名加0.8分,盟级第一名加2分,第二名加1.9分,第三名加1.8分,以此类推。优秀奖分数为级别最高分减半。在同一比赛指导学生多人次获奖的分数减半叠加;同一级别指导学生多次获奖的分数减半叠加。
五、相关解释
1.如单项得分出现不够扣现象,所差分数从总得分中扣除。
2.本方案为讨论稿,需要不断完善,任课教师可参照开展教学工作,待教代会审议通过后生效。如生效前有异议,可以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相关提案,如意见或建议合理将予以采纳,否则视为无效。
3.本方案解释权归属xxx中心学校任课教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