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就是水,肌肉中也不例外,但是如果这些强大的肌肉触碰起来软绵绵,就像是触摸到一汪潭水,那可要当心了,可能一不小心就到达了人生的高潮——痛死你不偿命!下面我要分析的就是和这个“水状”臀大肌有关的一位住院患者,听我给你们细细道来!
患者年龄50多岁,目前是一位退休工人。自诉:在站立时感觉到整个腰底部会出现酸痛疼痛的具体位置是在腰5/骶1偏右侧。
患者描述:疼痛感觉是酸痛,疼痛的时间有十几年,中途是经历过各种治疗方式,比如说吃中药,针灸,理疗,贴膏药等,效果只能起到短暂的改善,容易复发,这就很尴尬了!
让我们先来看下患者的影像学检查。
下图是骨盆平片
骨盆平片中我们能够看到患者左侧髂骨相对旋前(左侧闭孔变小),右侧髂骨相对旋后。
下图为腰椎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中我们看到腰5/骶1椎间盘膨出。
静态评估:患者的骨盆右高左低,触摸患者臀部感觉像水一样的松软。
动态评估:患者的腰部活动度正常,弯腰时腰部会有牵拉感,无疼痛,将患者的左侧髂骨旋前调回到中立位,患者的症状全无,如下图
结果:左侧髂骨旋前造成腰5/骶1偏右侧的疼痛
分析:1.为什么患者髂骨会出现旋前?
2.髂骨旋前对腰五骶一区域出现酸痛的影响?
患者平时生活当中经常会做一些家务,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拖一拖地。在整个拖地的过程当中,患者描述动作是右腿在身体的前方,左腿是在身体的后方,类似于做了一个箭步蹲,如下图
从骨盆的位置来看,这时候左侧的髂骨旋前,右侧髂骨旋后。当长时间的这种生活习惯就容易造成左侧髂骨处于旋前位。
我们知道,骶髂关节前后活动度通常是2到3度,因为它周围关节囊韧带都十分紧张,主要来维持骨盆相应的稳定,当角度大于骶髂关节本身的活动范围,这时候容易带动着骶骨做对侧回旋,从X片上会发现骶一相对于腰5处于右回旋,腰5相对骶一处于左回旋,两者之间形成相互的扭转应力(这个就类似于将湿毛巾的水拧干)如下图
这时候对于附着在腰5/骶1周围的肌肉张力必然会发生相应改变。患者在描述自己的症状是在腰五骶一偏右侧会感觉到酸痛明显。通过X光片发现他们相互之间的扭转力的方向,对于右侧肌肉张力的要求会更高,当肌肉长时间处于高张的状态,此时该区域的血液循环,养分的吸入,废弃物的排出效率都会降低,容易出现肌肉的酸痛感。在案例中,将患者髂骨调回中立位,这时候骶骨也会随着应力的解除回到中立的位置,腰五骶一相互的扭转应力就会减少,此时周围的肌肉张力达到相对的平衡,右侧肌肉的张力解除对于患者症状就可以得到改善。
臀大肌是拉着髂骨旋后最有力的一块肌肉:因为从髂骨旋后的肌肉群中,不管是横断面积、拉力线、力臂、发力区间都是功能输出最强的一块肌肉,所以在调整中重点强化臀大肌。下图为臀大肌的激活训练
总结:在临床中会发现有很多腰痛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多的是局部的松解,缺乏肌肉的强化,所以容易造成腰部周围的肌肉出现萎缩,比如这位患者的“水状”臀大肌,最终表现出腰痛的症状。
好啦,本次分享就到这里,如有不对之处,还望海涵!欢迎扫码加我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专注白癜风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