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腰痛的新手妈妈,腰一疼,干啥都没力气。站着疼、坐着疼、躺着还是疼,心烦气躁不说,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产后腰背酸痛老一辈俗称为“月子病”,更有甚者,时隔多年,迁延不愈。曾经听一位患者说:“我这个病已经17年了,在生小儿子的时候得的”。

(图片源自网络)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究其原因,其实并不是没做好“月子”,比如坐月子时喝了冷饮,受了风寒。

产后腰痛是已生育女性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指女性生产后发生的以腰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症状,有时还伴有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图片源自摄图网)

这种产后腰背疼痛,拍片子一般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但是通过康复医学的专科检查,诱发产后腰痛的“真凶”就不再神秘了。

什么原因会导致产后腰痛?

以下是最常见的原因:

腹压不足

这类患者的主要病症是久坐久站腰痛,腰疼部位在腰骶部。多见于产后肥胖缺乏运动,核心肌群力量不足,腰部曲度增加,局部紧张,腰椎压力过大,缺氧缺血,腹压不足,呼吸功能出现问题,对脊柱稳定产生影响。被动治疗效果不好,容易反复,需要经过主动训练去解决。

肌肉协调不足

根据肌肉平衡协调理论,人体肌肉分表里几层,功能不同,具体为表层力量型和深层核心稳定型。不良姿势导致姿势肌和稳定肌紊乱,保持同一姿势时出现腰部酸痛,如刷牙弯腰活动受限、蹲下去站不起来、直腰困难、活动后缓解。需激活被抑制的肌群,启动脊柱的螺旋稳定性训练。

(图片源自网络)

骨盆紊乱

骨盆是三维立体结构,其空间结构理应从三个面动态分析,可前后倾斜、左右旋转、侧倾,甚至还有上下错位,整体变化等。

上下肢肌群在骨盆处结合,当发生骨盆旋转移位后,可见明显长短腿、“八字脚”等体征。失衡后肌张力不同,受力不同。

女性产后身体影响最大的就是骨盆变化,是多数产后腰痛的“元凶”。此类型腰痛特点:在局部,且多在腰骶部一侧。需要经过专业医生评估,确定体征与症状的一致性,千万不能随意整复。

(图片源自摄图网)

动作模式紊乱

如果你经常运动后腰酸背痛,休息后有所缓解,活动后却又加重。去医院检查后常常有这些发现:臀肌松软无力、腰背肌群张力高,形同牛板筋样。其实本质就是产后久坐久卧,造成肌肉募集顺序出现紊乱,造成腰背部肌肉过度代偿。这种情况下,需要重新建立臀肌募集后,腰部肌张力马上放松,疼痛缓解。

(图片源自网络)

小关节紊乱

常见特殊动作引发疼痛,不动不痛。脊柱的运动沿着小关节面运动,可以完成多个自由度的良好活动,当有小关节紊乱后,在做特定动作时候就容易出现活动受限,表现为特定动作模式下的疼痛。

与产后韧带松弛有关,在不良姿势下极其容易发生小关节紊乱。这种情况也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处理。

(图片源自网络)

躯体化症状

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的定义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或描述的类似损伤相关的令人不愉快的感觉,还有情感的体验。弗洛伊德说: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产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与疼痛也有因果关系。

(图片源自摄图网)

其他

不是所有的腰背痛都是肌骨问题。比如当下热议的剖腹产或腹腔术后的疤痕造成的内脏筋膜黏连,阻碍筋膜滑动性引起脏器律动受限,引发的内脏病理性疼痛。

还有,腰背部触发点引起的牵涉痛、妇科炎症感染、缺钙、风湿性疼痛等也会造成腰背痛。

如果您正好遭受着产后腰背疼痛,医院做一个康复医学评估。要知道,您离恢复只差一个康复医学评估!

福利来啦

产后腰痛不知道如何是好?

赶紧扫描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