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传染病知识预防及护理
01|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现已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02|流行性感冒(流感)
冬季气温低,人体免疫力下降,室容易感染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一般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肠不适。一般情况下,病程一周左右,少数人遗留咳嗽症状。
03|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一种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的病毒,主要通过水、食物和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
健康人因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摄入患者呕吐物或粪便产生的气溶胶而感染。感染后大约12~48小时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恶心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
0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以皮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该病传染性极强,水痘起病较急,前驱期有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天后出现皮疹,躯干处较多,四肢、头面部少,手心、脚心及口腔黏膜上的疹子更是少见,可以据此与手足口病相鉴别。
05▏手足口
手足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空气或饮食传播,潜伏期差不多是2—6天左右,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进一步的表现就是:嘴巴里面出现了咽喉的疼痛或者口腔的干燥。
06▏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潜伏期一般8~30天,平均18天。常常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家庭防病措施
1.保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轻掩口鼻,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换气。
3.尽量避免接触流感样病例患者,必须接触时,应配戴口罩。
4.若出现传染病症状,避免接触他人,及时就医。
5.接种疫苗
4.隔离治疗或休息:幼儿在出现了症状时,不要坚持带病上学。
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去,避免接触传染病人;
7.家长在家及时为幼儿做好自查工作,发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幼儿园防病措施
1.食品卫生:做好食物的保鲜、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2.饮水卫生:确保水源的安全,不喝生水。
3.传染病发生时开展监测,加强晨午检,发现可疑患儿要立即采取隔离、就诊、用品消毒等措施。
4.传染病发生时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品(水杯、毛巾等)、餐具等进行清洗,加强消毒;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卫生间等加强消毒。
家园共育防病措施
1.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
2.降低体温。定时给孩子测量体温,必要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
3.口腔卫生。饭后及睡觉前后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01
02
03
04
05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