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由于气温和湿度的相继升高,各类细菌、病毒生长繁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水源、食物、环境极易被污染,容易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夏季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

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月至7月为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等为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随发展进而可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和有发热的病人接触,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儿童营养,提高抵抗力。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潜伏期三到十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0到48小时可达高峰升至39°到41°,伴有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一到五天溃疡愈合,一般三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三到十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意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性别,不同性别病毒引起。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宜清淡。

4.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5.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以肠道传播为主,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学校、餐馆、托儿所、孤老院等人群密集处造成集体暴发。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主要症状为呕吐,成人主要症状为腹泻,24小时内腹泻4次~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血。

防治措施

预防腹泻病的主要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出现腹泻症状,只要及时就诊,一般会很快治愈,切忌随意使用抗生素。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患了水痘的人,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由于本病系由伊蚊传播,故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发病以儿童为主。

夏季传染病预防要点

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败变质变味的食物,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的食物;

二、及时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四害,防止蚊虫叮咬;

三、室内要加强开窗通风,一旦患病后要及时告知学校,按照要求进行隔离,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入校前医院的痊愈证明方可入校;

四、对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疾病,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图文

王燕华

编辑

张志远

审核

金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