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脚后跟疼的情况,也逐渐年轻化,主要表现为足跟处疼痛、肿胀,有时伴有灼热感或针刺感,走路时会明显加重。不医院,希望能被治愈,但结果却总是不理想。下面用几张足部图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最常见最多发的几种足跟痛。

足跟痛常见以下几类:1、跖筋膜炎;2、跟下脂肪垫炎;3、跟腱末端病;4、Hagland畸形;5、跟腱炎;6、跟腱腱围炎;7、跟骨高压症;8、跗骨窦综合征;9、跟骨及周围肿瘤;10、腱周滑囊炎;11、其他原因。

一、跖筋膜炎

跖筋膜炎疼痛区位置图:

典型的疼痛表现为走路的起始几步疼痛,即晨起或者长时间休息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行走十余步后缓解,但长时间步行或久站则疼痛又加剧,疼痛可向跖筋膜远端放射。具有高弓足、扁平足等畸形的患者容易罹患该病。疼痛表现在跟底及足心,体检可有整个跖筋膜的压痛,以跟骨结节内侧处明显,足趾、踝关节在被动背伸时疼痛和压痛更明显。

治疗:

1、避免跑步及其它加重疼痛的活动;

2、冰敷: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足跟和足底,每天4次,1次15-20分钟;

3、药物治疗:口服阿斯匹林或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必要时局部注射类固醇类激素;

4、矫形器具:使用特殊足垫支持足中弓区域;

5、手术,对于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以关节镜微创治疗为主。

二、跟腱炎

跟腱标示图:

跟腱炎标示图:

跟腱炎可导致跟腱断裂,也可直接暴力致断裂!

跟腱炎一般指跟腱急慢性劳损后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在运动过程中,小腿腓肠肌和跟腱承受了反复过度牵张力导致的。另外,突然增加锻炼的强度或频率也常会引起跟腱炎。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扁平足人群增加了跟腱炎的风险!

足跟部上方的、内部的疼痛、酸痛、压痛、僵硬,活动后加剧。它可能发生在跟腱的任何一区域,痛感通常会在清晨或者剧烈运动后的休息期间发作。肌腱两段受到挤压时会有强烈疼痛或者压痛。当病变恶化,肌腱会肿大,在病变区域出现结节。

治疗:

1、a.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要逐渐停止下来,运动后做适当的放松活动;b.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合理运动;c.运动时穿合适的鞋子,选择适合运动的频率、运动的地面和运动的条件的鞋子;d.经常牵拉和加强小腿肌肉训练,在日常运动中逐渐增加登山、爬楼梯项目。如果需要,可逐渐增加速度和距离。

2、使用支撑垫。支撑垫可以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还可在夜间睡眠时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如果病情严重,建议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以利跟腱修复。

3、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能够使跟腱炎在几周时间内得到痊愈和自我修复。如治疗没有效果,需要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

4、外用药。选用消炎止痛的药物外敷。禁用封闭治疗!

三、跟腱腱围炎

活动后感到小腿发紧,疼痛,有时在起跳或落地、站立时小腿后侧疼痛,重者在行走时就有小腿疼痛。沿跟腱周围有压痛,痛点不集中,可触到硬结或条索状肌束,此处多有明显压痛。晚期由于周围组织增生粘连,可感到跟腱增粗,手感小腿三头肌发僵、紧张。在急性炎症时,手握跟腱两侧,患者踝关节过度伸屈,可感到腱周围有摩擦感,如同手中握雪一样,此时并伴有疼痛。多因劳损,少数因急性伤后形成!

预防及治疗:运动前热身,避免长时间行走及剧烈运动,运动后要手法放松。热水泡脚,活血止痛,必要时可封闭治疗!

四、跟骨滑囊炎

一些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足跟部共有三个滑囊:一个位于皮肤与跟腱之间,叫跟腱后滑囊;一个位于跟腱与跟骨后上角之间,称跟骨后滑囊;另外一个位于跟骨结节下方,叫跟下滑囊。有的是单个,有的是多个滑囊。滑囊炎都与直接压迫、摩擦有关。

早期在足跟的后上方只见到一个小的轻度变硬有压痛的红斑,病人常在此处贴上胶布以减轻鞋的压迫。当发炎的滑囊增大时,在跟腱上就出现一个疼痛的红色肿块。红肿热痛症状明显。根据病人所穿鞋型,有时肿胀扩展到跟腱的两侧。慢性病例的滑囊形成永久性纤维化。

治疗:关键在于养,外用药物止痛,热水泡脚,避免穿高跟鞋和硬鞋,适当运动,必要时关节镜微创手术!

五、Haglund病和跟腱末端病

正位图

跟腱末端病压痛区:

Haglund畸形最早由瑞典骨科医生PatrickHaglund于年提出,认为异常的跟骨后上突与跟腱下滑囊和跟腱组织机械性撞击引起的后足疼痛。该畸形常会伴有跟腱下滑囊炎、跟腱浅层滑囊炎、跟腱炎和跟腱腱围炎等跟腱末端病的病理变化。

症状:足跟部的疼痛,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查体时会发现跟腱两侧压痛和肿胀,跟腱止点处深压痛,足背屈时出现疼痛。表现为跟骨后上结节增生肥大。影响穿鞋,或穿窄小或硬帮的鞋后,突出部皮肤和鞋帮摩擦产生炎症,引起疼痛。

治疗:包括更换舒适的鞋袜,抬高患肢,注意休息,理疗和按摩,使用支具,外用敷药和使用非甾类药物抗炎镇痛,必要时可以进行封闭治疗。

对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可以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手术仅需跟腱旁2个7mm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术中用刨削刀清除跟骨后滑囊和炎性组织,用磨钻切除跟骨后上方骨赘。术后患者佩戴3-4周支具,按照康复计划训练10周左右就可以恢复。

六、跟骨高压症

跟骨高压症疼痛区标示图:

在跟骨的内侧、外侧、跖侧均有压痛和叩击痛。早期跟骨X线片多无异常,病程长者可有脱钙征象。化验结果正常。一般的非手术疗法效果不佳,且有时可使跟骨疼痛加重。

治疗:跟骨高压症的治疗,早期抬高下肢休息,1~2周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亦可采用物理疗法。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宜行手术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跟骨内压力。钻孔减压术为常用方法!

七、跟下脂肪垫炎跟下脂肪垫正位图:

侧位图:

多发病于后跟,与走路多、负重、体质下降、近期体重明显增加、鞋底薄有关。压痛点在足跟正中点靠后一些,特点是坐一会突然站起时或睡醒觉后起床时着地疼痛明显,活动后会明显减轻,原因是炎症刺激的疼痛随着足跟与地面的挤压使血流增快,炎性物质被部分带走,疼痛缓解。休息时炎性物质又再产生及积存在此,故再次着地还会疼痛。部位在跟下脂肪垫,性质为无菌性炎症。

治疗与预防:少负重走路,减肥,增强体质,穿厚底鞋等。热敷,理疗,封闭,局部用药。

八、跗骨窦综合征附骨窦区

千万注意啦!

跗骨窦综合征指踝扭伤后跗骨窦的持续性疼痛,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距跟骨间韧带或踝下十字韧带主干的部分断裂相关。典型表现是踝外侧和跗骨窦部有慢性疼痛。

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如果局部封闭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来说,局部封闭对疼痛可能有效,但对行走时的恐惧感无效。手术治疗包括局部清理和伴发损伤的治疗,对于跗骨窦局部的滑膜炎、疤痕组织在关节镜下彻底清理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对于有行走恐惧感的病例,往往存在伴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陈旧性损伤,需要同时进行踝关节稳定性重建。对于伴发距下关节晚期关节炎的病例或已出现局部畸形的病例,可以采用跗骨窦融合固定术,固定跗骨窦局部关节,从而达到消除疼痛的目的。

九、距下关节炎和跟骨及周围肿瘤

距下关节炎疼痛区

跟腱肿瘤

距下关节炎指与距骨构成的关节内病变,多由外伤引起,关节面匹配关系紊乱引起关节磨损加重,导致关节炎症状出现。主要表现为关节部位的疼痛,活动及劳动能力严重受到影响。以负重时明显,休息时减轻,后期关节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以跟骨骨折引起常见。大部分病人最终需关节融合。

跟骨肿瘤十分少见,大部分可通过X线及核磁检查发现,治疗方法为骨肿瘤的治疗方案。跟腱黄瘤本身不引起疼痛,但影响穿鞋,易导致受压引起疼痛。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可有家族史,多有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病史,其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多因先天性家族性缺陷所致。治疗可手术完全切除肿瘤,行跟腱重建!

十、平足症

足弓展示图

扁平足实体图

平足症是指足内侧纵弓平坦,负重力线不正常,出现疲乏或疼痛症状的足扁平畸形。先天性或姿态性导致足弓低平,足部软组织松弛,跟骨外翻。

早期症状为踝关节前内侧疼痛,长时站立或步行加重,休息减轻,疼痛关节外面肿胀,以足舟骨结节处为甚步履艰难,双足跟腱呈八字形。

病因:

后天性:1.双足长期负重站立,体重增加,长途跋涉过度疲劳,维持足弓肌肉、韧带、关节囊及腱膜等软组织逐渐衰弱,足弓逐渐低平;2.长期有病卧床,缺乏锻炼,肌萎缩,张力减弱,负重时足弓下陷;3.穿鞋不当,鞋跟过高,长期体重前移,跟骨向前下倾斜,足纵弓遭到破坏;4.足部骨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等;5.脊髓灰质炎后遗平足症。

先天性:1.足副舟骨、足舟骨结节过大,胫后肌附着处软弱;2.第2骨较短,其他跖骨承受重力过多,促使足弓扁平;3.足跗骨间软骨性或纤维性联合,常见有跟距、跟骨及跗骨间等联合均可导致平足症。

治疗以矫形鞋、足弓垫为主,必要时行跟骨截骨!

十一、其他疾病导致的足跟痛

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临床治疗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青少年的骨突炎是引起青少年足跟痛的原因之一。

足部疼痛康复锻炼图解:

伸展小腿肌肉

伸展足底筋膜

拉伸大脚趾

牵拉足弓

骨今中外

几种足跟痛的治疗方法

(1)热敷:热水浴足是一种简单且易行的方法,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反应,减轻足部的疼痛;(2)足部加垫:可以采取的方法有①开窗法:即在较厚的(海绵或毡子塑料泡沫均可)鞋垫与跟骨痛相应部位剪成空洞,大小随疼痛范围而定。②垫高法:在足下痛点相应部位用绵花或旧布、毛巾等垫高鞋垫5~10mm,对跟下滑囊炎有持续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炎症扩散;(3)研磨法:脚踩圆球形(玻璃或钢铁,木材,胶制均可)直径2~3cm。踩在跟痛点(脱鞋踩)流动研磨,每天2次,每次10min。(4)滚动法:将圆木棒或铁棒踏在脚跟下,在地上前后流动,可以按摩全足部软组织,对腱膜炎、跟下囊炎和脂肪垫炎都很有效。每日1~2次,每次10min;(5)跖筋膜炎:可试穿足内翻鞋,内侧足弓垫起,或足跟下垫一中间挖空的海绵垫圈,必要时可用非阿片类药物止痛。若疼痛持续或严重可考虑局麻药如激素局部注射,如果注射部位准确疗效较好;(6)跟下脂肪垫功能缺损:解热镇痛药,必要时可用长效局麻药阻滞;(7)踝管综合征:解热镇痛药,必要时可用长效局麻药和激素踝管内注射,也可采用经皮电刺激止痛。个别病例可采用手术松解术;(8)跟部滑囊炎:可选用手术治疗、解热镇痛药和局麻药加激素注射。

预防足跟痛,你该这样做:

医院去确诊,没有确诊盲目的去处理肯定是不行的。做不到对症下药,这样的治疗无异于缘木求鱼。

如果确诊是由于无菌性炎症疾病导致的,那就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如果排除了无菌性炎症以外疾病的可能,那就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休息,减少负重运动

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要注意间断休息,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2、控制体重

如果身体比较胖的话,那你就要注意控制一下自身的体重了,要尽量避免负重,减少重量对脚后跟的冲击。

3、换合脚的鞋

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可以有效的减轻自身体重对脚后跟产生的压力,可以买双专用足跟垫,垫高脚后跟,让周围肌肉和韧带放松,疼痛也能缓解。

4、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

每日用热水泡脚,保持其清洁和良好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有助于足部的健康。

5、均衡、高钙饮食,可以使跟骨骨质疏松的状况得到改善

可从食物中摄取含有钙质的食品,如: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海藻、芝麻酱等。

6、巧用冷敷和热敷

剧烈运动或运动损伤后及时冷敷,恢复期(受伤后48小时)适当的热敷,又能有效地缓解疲劳,降低疼痛的程度。

建议冷、热敷每次15~20分钟,一天2~3次。最好隔层毛巾,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7、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建议咨询医生后再口服一些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8、足底拉伸训练:

足弓拉伸

平躺在床上,抬起并伸直腿,用一条毛巾把足前部裹起来,然后双手拉动毛巾,拉伸大脚趾和脚踝,直到膝盖伸直,足趾慢慢指向鼻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拉伸足跟筋膜。

脚底蹬踏

平躺在床上,双脚伸直,模拟登自行车的动作,这个动作能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脚趾夹物法

这个运动专门拉伸处于足底筋膜下的肌肉组织群,只要简单的把脚趾弯曲做出宛如要夹住一支铅笔的姿势即可。

文章由本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