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动态维护的前置环节和重要依据。按照有关要求,城市体检评估是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对城市发展体征及规划实施效果定期进行的分析和评价,是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工具。
以体检评估成果反映的问题和需求,将研判结果作为改进规划编制、深化实施和适时调整的重要依据,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国土空间近期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提供支撑,也为综合考评责任主体提供参考,确保体检评估成果能用、管用、好用。
一、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流程
制定体检评估工作方案。结合规划实施的重点、难点、突出问题和新的发展要求,制定年度体检或五年评估工作方案。
构建体检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从战略定位、底线管控、规模结构、空间布局、支撑体系及相关的实施保障等方面构建体检评估框架。按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六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
资料收集调查。以全国国土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自然资源专项调查、地理国情普查等空间数据、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各部门专项调查统计数据为基础,充分收集规划成果、现状数据以及城市运行大数据。
分析评价。采用空间分析、差异对比、趋势研判、社会调查等方法,倡导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对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编制体检评估报告。体检评估成果由体检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附件包括体检评估指标表、规划实施任务完成清单、规划实施分析图、社会满意度评价报告、体检评估基础数据库建设情况说明等。
汇交体检评估成果。体检评估成果以省级为单位汇总,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在线汇交。
二、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内容
参考战略定位、底线管控、规模结构、空间布局、支撑系统、实施保障等方面的评估内容(各地可根据当年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采取全局数据与典型案例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结合、客观评估与主观评价结合等分析方法,对各项指标现状年和基期年、目标年或未来预期进行比照,分析规划实施率。同时结合政府重点任务实施情况、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相关政策执行和实施效果、外部发展环境及对规划实施影响等,开展成效、问题及原因分析。
年度体检内容要求。基于评估内容分析,聚焦年度规划实施中的关键变量和核心任务,总结当年城市运行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从年度实施计划、规划应对措施、配套政策机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五年评估内容要求。对照上级政府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要求,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阶段性的全面评估和总结,对规划各项目标和指标落实情况、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各项政策机制的建立和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下一个五年规划实施措施、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三、国士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一级类别。按照新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进一步划分为18个二级类别和个三级指标。
根据指标特性,分为36项基本指标和69项推荐指标。其中基本指标主要是与国土空间规划紧密关联的底线、用地、设施等指标。
推荐指标从侧面反映了空间治理水平,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类和以人为本感知类指标。
各地在以体检评估基本指标为核心的基础上,可选择推荐指标,也可另行增设与时空紧密关联,体现质量、效率和结构的指标,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指标体系。
四、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智能化水平
在国土空间规划资料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鼓励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提高对空间治理问题的动态精准识别能力,着力构建智慧规划的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推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将体检评估指标数据纳入信息系统,增强分析评价的智能化水平,使体检评估工作和信息系统建设得到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