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春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北京市要组建市属医疗队驰援武汉,医院党委响应号召,决定从重症医学科抽调2名护士参加援鄂医疗队,任务下达后,作为一个工作16年的高年资主管护师,医院的张丹主动请缨,第一个跟护士长报了名。
知道被选定参加援鄂医疗队的消息后,张丹心情特别激动,家人也非常支持,“我要用自己的职业精神和专业技术去帮助武汉人民,和他们共度难关,战胜疫情。”
在武汉,当她第一次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上防护镜走进隔离病房时,还有些不适应。张丹说,护目镜的雾气十分影响视线,多层的防护服限制了动作的灵活性,这些都给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可是看到病人因为病痛,焦虑和急切需要帮助的表情时,好像所有的困难都没了,她要尽我所能为患者减轻病痛。
因为疾病所致,病人都会因血氧饱和度低而引起胸闷憋气,这就增加了他们的恐惧感,使他们十分焦虑,甚至急躁不配合治疗,看到这些病人,张丹就会去开导和安抚他们,告诉他们不要恐惧疾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配合治疗才能战胜疾病,早日康复。
记得她给病人进行静脉穿刺时,多层的手套和起雾的防护镜加大了穿刺难度,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她告诉自己一定要一次成功,于是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张丹克服困难,先做好评估,然后告知病人如何配合自己,最后一次穿刺成功!听到病人的感谢时,她说,很是欣慰!
张丹说,每次进入病房时,患者为了保护她不被传染,都会主动带上口罩,把身体背向她,跟她说话时也是把头偏向另一侧,这些细微的举动让她特别感动。“很医院的,我都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来自医院!每次做完操作病人都会向我表示感谢,我也同样会回敬他们加油!”
为了不影响工作,通常工作前她不进食水的,闷热的防护服和缺氧症状再加上高强度的工作会引起一些身体的不适,但是张丹都克服困难坚持下来。
下了班,当她脱下防护服时,里面的衣服早已湿透,脸上也被防护镜和口罩压出深深的痕迹,即便如此,他们还在继续逆行向上,无怨无悔!
2月13日,是个美丽的日子,经过我们多日的努力奋战,有4名患者可以出院了。出院前一位阿姨主动要跟张丹合影留念,她说要特别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在她生病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看到阿姨的笑脸,看到她康复出院,我感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同时我也看到了希望!”
随着重症患者不断增加,为了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医生给予了气管插管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重症病人的重任落到了北京医疗队队员的肩上。
每天的工作包括输液治疗、测量生命体征、气管插管护理、吸痰、胃管护理、CVC维护、尿管护理,抽血留取标本、基础生活护理等,还包括一些特殊的护理和治疗。还有高风险的操作,比如吸痰、采血、口腔护理等,即便如此,张丹丝毫没有恐惧,按部就班并尽心尽力地认真工作。
在参加这场战役的过程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她深受鼓舞,张丹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得到党组织的考验!
张丹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面前,我们义不容辞,无所畏惧,负重前行!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通讯员靳晓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蒋若静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