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孟庆远

可以说,家庭签约服务已成为目前医疗卫生行业必须落实的头等大事,政府已明文今年全国85%以上的地市开展这项活动,人群覆盖率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其中慢病人群及其主要病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签约服务的重点提供对象。

按照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基层农村诊所(包括村室)主要任务是治疗上级院医师已经确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疾病,在具体的签约服务中,有的甚至是需要按照签约包的设计职责亲自上门给病人送药到手。因此,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便成了签约诊所医生的主要重要职责之一,要通过合理用药并密切观察药品不良反应,减轻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给病人带来的不适、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也提高提升签约诊所及签约村医专业信誉,为保质保量完成签约服务任务目标打下好的基础。

那么,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用药及其不良反应应该如何预防呢?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的降压药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钙拮抗剂(CCB类)、中枢性降压药等。其中利尿剂氢氯噻嗪可能会引起血钾降低,尿酸升高;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心动过缓,诱发支气管哮喘、高血糖、高血脂等;ACEI类的药物可能会引起患者夜间的咳嗽、血管性水肿等;钙拮抗剂中的二氢吡啶类可引起面部潮红、头痛、踝部水肿、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偶尔还会导致血糖升高;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可能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ARB类降压药可能会引起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中枢性降压药可能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性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

因此,高血压病人在服用降压药时,宜用长效降压药物(1天1次用药的控缓释制剂),按时按量用药,不宜私自加减量或私自换药.若要停药,建议在上级医生级药师的指导下逐步减量停药,且在一段较长时间渐停,以免立即停药后血压反跳。在服用降压药时,应经常定点、定时给病人测血压,视降压情况调整用量,注意不要降压过快。

糖尿病:常用药物有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促分泌剂等。胰岛素可引起低血糖、过敏反应、胰岛耐受、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等不良反应;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少见皮疹、水肿,有一定的肝、肾损害等;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主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还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可能;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胰岛素增敏剂的不良反应有水肿、低血糖、头痛、贫血、肝功能损害等;胰岛素促分泌剂的不良反应有皮肤过敏反应、心血管不良反应、低血糖等。

首先应注意规律的饮食,监测血糖。其次在适宜的时间点服用药物至为关键,如二甲双胍可在餐中或者餐后用药,减少其胃肠道不良反应。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需在吃第一口饭时咀嚼服用。还有,在用药时可以通过联合用药的方式,这点对于减轻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有效的。最后,在用药剂量上,应当循序渐进。

高血脂:目前高血脂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见的降血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他汀类的不良反应有肝功能异常、肌病、血糖升高、消化道不良反应、头痛、过敏反应等;贝特类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肌病等;烟酸类药物有过敏反应、消化道不良反应、头痛、肌痛、肝功能损害、皮肤潮红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有肌痛、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消化道不良反应等。

在服用降血脂药物时,若出现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应当停药,并就医。此外,还可以加服一些药物来预防慢性病用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服用抑酸药用于降低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而引发溃疡的风险。

慢病用药时间长,用药复杂,副作用多,加上许多老年慢病人体质差,因此需要签约医生做好用药记录档案,并详细交代注意事项。若病人记忆有问题,就交代家属,最好是分包使用。对个别特殊的慢病老人上门送药,在养老机构的由服务人员指导用药。

总之,基层诊所医生必须细心、小心、热心和重视签约人群用药不良反应,千万不要大意。可以说,签约服务在一定形式和内容上让诊所医生与病人的合约关系更加明朗化,一旦出了医疗意外,司法部门调解及判决的包赔比例可能会更大。

这无疑需要参与签约服务的基层诊所医生和村医们,注意重视提高药理知识,在科学、合理用药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药品毒副作用、不良反应的观察处理能力。

你还没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
北京白癜风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