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自恃阳刚有能力的雄性群体,一直对女人心存各种歧视。很多女同胞都有这样的经历:面试谈的非常好,大老板笑里藏刀表示非常欣赏你,让你回去等入职通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背后的变态不合理逻辑,自然不必说了。科技发展至今,砖家们又发现,一直以来,性别上的差异还导致女人一直承受着比男人更多的疼痛之苦。被基因决定的人生,疼痛会来的多一些基因会让男女对疼痛的敏感度有很大差异。男性天生对疼痛的忍耐力强,女人相对较弱,是基因所致,是真实的感觉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差异。有研究发现,人类阿片受体基因OPRD1和OPRM1与热痛和压痛的性别差异有关。科学家在第8号染色体上找到一处雌性特异性表达区域,大约50%的雌鼠出现的疼痛与之有关,而这一区域与雄鼠无关。影响疼痛感的基因还有GCH1,它的代码来自一种叫做GTP的环化水解酶。GTP是生成BH-4(四氢生物蝶呤)的一种必需的辅助酶,BH-4是产生疼痛感的关键分子,当它增多时,人们就会感到疼痛,如果它没有增多,人们的疼痛感就会降低。也有研究认为,激素的差异让男女大脑中的疼痛机制不同,所以女性天生对疼痛敏感度更高。男人有睾丸激素的保护,所以对疼痛不那么敏感。不过你们别高兴太早,有的时候“感觉不到疼,也是一种痛”!痛是人类的弱点?没有人喜欢痛苦,我们为什么能够感觉到疼痛?这真的是我们人类的弱点,对我们本身没有任何益处吗?疼痛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层面的过程,也是我们发现疾病或危险的信号。这是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防止自己受到更多的伤害,身体丧失痛觉是很危险的事。没有警告,就不能防范损伤、疾病和各种危险。FAMB基因变异,会让你患上“无痛症”。无痛症共分为I型、II型等5种类型。AMB基因常见于背根节神经元中。背根节神经元就是负责将感觉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的初级感觉神经元。FAMB基因变异会导致背根节神经元凋亡,你就会不知道“疼”了。妹子的疼痛人生除了对疼痛敏感,女人还更容易出现疼痛症状,更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疼痛。例如: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出3倍,多发性硬化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比男性高2~3倍,患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几率比男性高4倍,患纤维肌痛的女性比男性多9倍以上,患上经常导致疼痛乏力的自体免疫疾病的女性比男性多3倍……另外,在基因表达方面的差异,还导致了两性在药物代谢方面的差异很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同一种药物对女性起效不佳,例如女性对麻醉剂不够敏感,需要更大剂量才能起到作用。在其它情况下,女性还面临更大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甚至是致命的不良反应。被性别定义的人生,女人的痛总不被认可女人被认为是情绪化的动物,容易夸张事情的真相,这种错误的观念潜藏在医生的潜意识当中。看病时,对疼痛的描述由病人自己描述,无法通过医学手段去量化,所以医生在诊治病痛的时候也会有赤果果的性别歧视。美国国家医学院发表了一份关于慢性疼痛对公众健康影响的报告,题为《RelievingPaininAmerica》,直接表明女性不仅遭受了更多的疼痛之苦,而且她们对疼痛的主诉更易遭冷遇。一篇题为《叫痛的女孩:疼痛治疗中对女性的偏见》的高引用率论文指出,女性在确诊疼痛后得到积极治疗的几率偏低,她们的疼痛更容易被医生视为“情绪化”、“心因性”,导致医生未能对女性病人的生理疼痛给予适当的治疗,反而对其精神健康状况进行治疗,但病人或许根本没有任何精神问题。对于男女性别间的各种差异方面,霓虹国还提出了一种非常小清新的看法:面对遭雷劈这种狗屎运男人中奖率高得多这也与男人的天性有关。据霓虹国媒体报道,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被雷劈死”的人当中,男性占了82%。日本的RecordJapan网站对此分析了3种原因:一、男性对打雷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二、男性喜欢夏季户外活动,遇上雷劈的几率就增加了不少;三、爱钓鱼、打高尔夫,据调查,钓鱼被雷劈的几率还要高过高尔夫。还好,不是男人的基因吸引了天上雷公的垂爱……点击“阅读原文”有惊喜哦~~~
白癜风治疗方法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