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painsyndrome),不是一种特定疾病的名称,是人体肌肉因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所出现症状的总称。肌肉长期在紧张状态下,会防碍血液畅流,无法有效的把体内因代谢作用所产生的废物如乳酸等带走,积存在该处而引起酸痛感。

故此,天气转寒冷也会使我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常常一些不舒服就出现了。肌筋膜疼痛的病理机转尚未被证实,一般认为,受伤的肌肉因过度的收缩增加了血液流入该肌肉的障碍,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进而形成局部组织代谢废物的堆积,疼痛油然而生。

此病症其实很常见,现代人生活型态常常是长时间坐在桌子前,很多人因此有肩颈酸痛,如果顺着脖子往肩膀的方向摸,通常可以发现会摸到一个点或是一条线,轻轻按下会比其他地方酸痛,甚至传到额头或其他地方。

临床表征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的临床症状有:局部的肌肉疼痛、激痛点、传导痛、肌肉紧张等,不注意这些关键的临床症状便无法把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快速且准确地判断出来。相对地,反而容易与其它病症混淆,甚至误诊为:肌腱炎、神经痛、神经根病变、关节炎或椎间盘突出。随着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出现部位的不同,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往与骨科伤害的病症类似,不易区别判断,因此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的骨骼外科病症,例如菱形肌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被误诊为脊椎关节炎、颈椎神经根病变;胸部肌群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被误诊为肩部滑液囊炎,甚至心脏疾病。

在临床表征上,一般的实验室分析结果皆正常。肌电图上可发现局部收缩区活动较多,表征有下列几种:

1、压痛点(TP--triggerpoint):通常存在人体紧绷的肌束(tautband)当中,受到压力刺激会有局部抽痛,也有可能引发转位痛。当然依严重情形不同分为

活性压痛点(activeTP):不压就会痛

潜在压痛点(latentTP):要压才会痛

附属压痛点(satelliteTP):常发生在转位痛区之肌膜

二度压痛点(secondaryTP):发生在拮抗肌上之压痛点。这些压痛点通常经过直接或间接刺激才引起疼痛,被活化后会一直存在,迫使肌肉避免痛楚而造成肌肉紧抗(guarding)限制动作,逐渐变成迟缓性压痛点。

2、筋膜痛(fascialpain):这类疼痛好发在中年少活动女性,但随工商业发达办公室人口的增加,这类病人有年轻化的驱势,女性仍多于男性。肌膜痛与压痛点有相关性者我们称之为转位痛(referpain),每一块肌肉转位痛皆不相同,但同一个肌肉转位痛位置都落在同一区域。转位痛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大小与压痛点有正相关性而与肌肉大小无关。

临床诊断肌筋膜疼痛症候群须根据:

(1)详细病史的问诊;(2)仔细的理学检查及神经学鉴别诊断;(3)疼痛点的认定;(4)影响疼痛点活化的诱发因子存在等;多方面加以判定,以免无法给予病患适当的诊治,贻误病情,而沦为慢性疼痛,让病患身心饱受煎熬。

物理治疗

肌筋膜松弛技巧(myofascialreleasetechnique):

此技巧包含不少其它观念,如软组织技巧(softtissuetechnique)、肌肉能量技巧(muscleenergytechnique)、非直接技巧(indirecttechnique)、头盖荐骨内力技巧(inherentforcecraniosacralcraniosacraltechnique)等,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物理治疗中操作治疗的技巧,帮助病患减轻不适,当然需要根据物理治疗评估并视病患需求予以治疗。这些技巧可以有效改善局部肌肉缺氧的状态,进而达到恢复、治疗的目的。

1.仪器治疗:水疗、电疗、冷热疗等,配合病患情形予以不同之治疗处方。

2.牵拉运动(stretch):利用简单之牵拉技巧,教育病患居家自我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症状

3.生活工作环境的注意要项:教育病患生活工作环境之重要,例如:工作台的高度、物品大小之摆放配置、椅子的高度、椅背的设计、提物的技巧、背包的位置及背法等等,不胜枚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病患维持良好的生物机械姿势,减少能量损失,避免不正确姿势造成肌筋膜张力增加,增加受伤的风险。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可算一种文明病,涵盖范围广、层面大,或许你摸摸身上的某个部位已经有了紧绷的带状肌束,这表示你的肌束已有某程度的受伤,可别掉以轻心这一个警讯。应尽快找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好好处理,以免恶化。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2、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







































防治白癜风
从事皮肤病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