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调整不良的体态或者错位的关节(两者关系密切),尤其是后者,要先把紧张的肌肉与筋膜解开,张力松解后才比较容易真正调动关节。所以要调动关节,得把关节作某种程度的「打开」。「打开」有许多的方法,例如:只要松解整排肋骨,因为胛骨是贴在肋骨上的,肋骨的形式完全决定胛骨的位置,推知脊椎的形决定胛骨的位置。因为患者中间的脊柱不能动,胛骨就处于紧张放不松的状态,导致前锯肌与胸大肌都会不对,以指压入其掖下都会疼痛。要松解开这个部份,尺桡骨才能彻底翻开来,这也是尺桡骨相关问题处理的重要思路。
一个绷紧无法解开的结构一定是两头都绷着的,只要松解一个头,另外一头便会自动松解开来。顺着肌肉制造一个弧,深层的肌肉就会开掉(拉伸同理)。也可以引臂,如拉布一样,顺开深层肌肉,如此可还原整个张力系统,但这是打底的工作,个别出槽的筋(紧张的肌肉)只有小部分得以还原。
肌肉松解有两个原则:主动与被动。
主动是肌肉用其拮抗肌的力量松解,被动是医生将其打开。身上的肌肉当伸肌用力时,大脑会抑制屈肌收缩,反之亦然。可以做个实验:手平举,前臂现在摸起来屈伸两边肌肉都是松的。若手腕向上翘两下,伸肌侧会转硬,屈肌侧则比原先更松软;接着腕再往下压十下,转成上软下硬。当胸椎无法动时,可能是屈肌(胸大肌)过度收缩无法动弹,治疗当让伸肌收缩有助其放松,可以使患者做以下动作:患者双臂张开用力、撑掌,向后伸展,用力抬头,脚张开,用足力后吸气,而后放松,反复三次,背的动态就改善了(但网球肘不可做此动作,因为是伸肌侧的问题,作此动作会更痛),这是主动之法。筋膜是会重组的,当系统歪斜久了,筋膜会长出许多结缔组织产生新的沾黏。
筋膜系统依肌群的拮抗,具有对称张力:如果一边张力比较大的时候,筋膜会产生些微滑动,而使原本对称的结构略歪斜变形。要观察身体歪斜绷住的形,依形思考放松对称边的肌肉,可以解开对称的张力。这理论某种程度是对的,只可惜是依着知识在治病,而不是真正的依循医生「看见」的路。若真的要治疗这问题,必须了解造成结构改变最重要的因素是过度收缩(所谓的「筋出槽」),要从没有办法放松的肌肉下手,让肌肉放松才能还原结构,恢复张力对称,而不是尽量使两侧肌肉平均便能治病,所以医师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肌肉属于怎么样的出槽。至于处理,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Anatomytrains上提到一句话:「肌肉有弹性是可以收缩的,而筋膜是可被重组的。」因此筋骨病从痛到不痛,骨头变形肌肉转向,筋膜系统会顺着重力系统重塑,所以在还原的过程中听到劈劈啪啪的声音,那是筋膜沾黏的组织真的被扯开来,可是不要以为扯开就一定会好,要顺着原本正确的受力系统去引,引到超过肢体伸展的极限,才能真正拉开。那超过的一点点就是筋膜沾黏分开,肌肉跳回去的关键,力线能完整,骨架才因此能回复正常运作,不管是手法还是拉伸,或者其他,我们都必须清楚这点。
未完待续……
往期相关文章
不良体态与腰膝足疼痛背后的凶手——足弓
关节复位非得“咔”的一声吗?
肌肉代偿,身体伟大的造化
肌肉紧张,问题中的问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