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训练以后的第二天、第三天,肌肉往往会出现酸痛(DOMS: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来说,撸铁带来的酸痛会比跑步强烈的多,如果没有出现酸痛,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没有“练到位”,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会产生延迟性酸痛?

1

DOMS产生的原因

关于产生DOMS的原因,学界有很多争论,例如乳酸堆积,急性炎症,肌肉纤维损伤,等等,我个人倾向于肌肉纤维损伤的观点,理解起来方便,也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

但不管具体是什么导致DOMS的产生,学界目前统一认识到的一点是:DOMS产生于肌肉离心收缩的过程(肌肉保持张力的同时被拉长),也就是通俗地理解为重物放下的过程。

2

出现DOMS才会有增长吗?

健美训练中一般强调离心收缩过程——“缓慢而有控制地放下重物”,所以往往DOMS会格外强烈。

作为对比,举重队为了保持高频的训练(每周至少蹲3次,而与抓举挺举相关的训练每天都进行),所以我们会看到举重队在进行深蹲等训练时,队员都习惯蹲一组后扔杠,其中一个目的正是为了避免产生DOMS对高频的训练产生影响。

再举个例子,室内自行车运动员同样保持每天的高频训练,这是因为自行车运动并不会产生离心收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拥有相比健美运动员也毫不逊色的发达大腿。

而如果让他们来做几组深蹲,他们一样也会感受到强烈的延迟性酸痛,因为深蹲不可避免地会有肌肉离心收缩过程。

根据超量恢复原理,训练过程里,肌肉纤维出现细微损伤,并在之后的恢复过程里修复,是肌肉增长的基本途径,但DOMS意味着“损伤过头”,已经刺激到肌肉内的痛觉感受器,所以DOMS虽然是肌肉纤维损伤的表现之一,但并不意味着不出现DOMS,就不会带来肌肉和力量的增长。

3

所以DOMS是好还是坏?

健美和力量训练因为动作模式的关系,想要完全避免DOMS是不可能的,我个人倾向于认为,DOMS影响了我的恢复和训练频率,而过低的训练频率导致了增长的缓慢,那么在训练时我就会合理地减少离心收缩过程(例如每硬拉一次就扔杠而不是拽着杠铃慢慢放下来),也可以在训练后进行拉伸(静力牵张)、泡沫轴按摩(肌肉和筋膜放松),以及冷热水交替浴来减轻延迟酸痛,这些都是经老杨本人亲身验证过切实有效的方法。

此外,训练后及时补充碳水(肌糖元)、蛋白质(修复受损肌纤维)、水果蔬菜(抗氧化剂),也是体育界对“肌肉纤维损伤”的常规处理办法。

但如果你并不认同我的观点,而是很享受DOMS,认为这是充分训练的标志,那么可以缓慢、有控制地在放下重物的离心过程里,下放地越慢,扩大动作幅度将肌肉尽可能地拉长,这样会获得更多的延迟性酸痛。

这里是三观正说实话的健身和营养知识原创







































云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