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先简单给大家复习一下,我们常说的肌肉酸痛是因为在运动时,肌肉承受了压力与微小的损伤,身体会产生发炎反应来修补受伤的组织,这种酸痛就是由于那部分肌肉被撕裂后,很多蛋白质被分解。让身体误以为有外来物质入侵,而产生了炎症来对抗这部分物质。而这个发炎反应正是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这个在运动科学领域的专业说法是延迟性肌肉酸痛(英文简称DOMS)。

运动后肌肉酸痛了,很可能说明锻炼是有效果的,但第二天不出现肌肉酸痛并不表示你练得不好。也就是肌肉酸痛同健身效果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你说的“第二天没有延迟性酸痛,就说明锻炼强度不够”并不科学,这个观念需要改变。

另外,现代运动科学界中普遍认同:运动中的离心收缩(肌纤维被拉长)是导致肌肉酸痛的主要运动形式,同时离心收缩也是力量和增肌的主要方式。但离心收缩做得少,肌肉不痛,不代表健身没有效果。很可能是因为你的身体慢慢适应了这个现在的运动强度,才令肌肉酸痛得越轻微,甚至感受不到酸痛,但这并不代表说就没有效果了。

总之,肌肉酸痛不是健身是否有效果的唯一指标。

那么肌肉有酸痛才表明是有练到吗?必须要每次都练到肌肉酸痛才有增肌效果吗?

肌肉酸痛才代表肌肉有训练到吗?必须每次训练都要追求酸痛感吗?

其实并不是!

早在年就有论文探讨了这个问题,美国一位研究者让参加测试的健身运动员分成A、B两组,A组的训练强度是每周慢慢增强,B组则是在实验第4周开始猛烈加大训练重量,可想而之,B组的健身运动员强度很高,肯定觉得很酸爽!

然而,在10周的实验结束之后,意外地发现两组的健身运动员不论是力量进步幅度还是肌肉体积增加幅度都是非常接近的!

这说明了,肌肉酸痛的程度和训练效果并不成正比。

而在另一项实验中,两组试验者都做腿部器械锻炼,一组循序渐进,缓解肌肉酸痛,另一组则高强度训练,肌肉酸痛达到最大化,你猜结果如何?

两组实验对象,减脂效果相同,增肌效果也相同。

那么何苦要折磨自己练到肌肉酸痛呢?

假如你真的练完腿第二天下楼都困难,练完手臂第二天刷牙也费劲,练完胸第二天穿衣服都吃力……说真的这个这没必要那么拼,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条件都不一样,肌肉的修复能力因人而异,延迟性肌肉酸痛通常会在24小时至72小时消退。如果三天以后你还是不能再次训练那块肌肉群,说明你训练过度了,而经常性的训练过度会导致不必要的受伤。

随着你的身体逐渐适应了某种训练计划,你第二天所感受到的酸痛也会随之减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推荐长时间执行单一乏味的训练计划。但这并不是全部,每个人对酸痛的敏感程度不同,同样的训练,不同的人会在第二天感受到不同程度的肌肉酸痛,这与身体素质没有直接联系。

至于肌肉酸痛到底还能不能持续锻炼,建议大家还是以自己的体能和酸痛程度做决定!在身体酸痛时进行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我还是很推荐的,

如果已经酸痛到影响锻炼部位的正确出力,那还是好好休息吧!或是腿酸的时候练胸,手酸的时候练腹,让肌肉轮着休息,是不是更有效率~

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总是很重要的。

这边还有两个常见的问题顺道给大家简单提一下:

1,练完经常酸痛很久却不见进步是为什么?

首先肌肉酸痛如上文所说的并不代表就受到刺激有效果,另外还与你所需要补充的营养和休息有关。这些跟不上,肌肉的疲劳恢复就会很慢,也不能很好的增长了。

2,练完感受不到酸痛的问题有哪些?

a.训练太频繁,缺少必要的恢复时间(肌肉未得到充分休息,未恢复最佳状态又上,无法发挥全力自然得到好效果)

b.训练强度不够(未能有效刺激锻炼部位)

c.动作姿势不规范(不正确)

d.训练模式单一(身体早已习惯当下的训练动作)

e.控制与技巧不足(缺乏正确专业的健身动作指导)

所以说到最后,我们要知道的是肌肉酸痛并不代表就有很好的健身效果,这与你训练强度够不够、有没有刺激到肌肉也没有直接关系。

你要是想有效增肌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有计划得健身吧。关于如何增肌,你也可以查看我之前的回答。

赞赏

长按







































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